嫁給中國男人的外國女人

走訪一些嫁給中國男孩的外國女人,或許可以瞭解她們對男人的要求究竟什麼樣?

  外國女人眼裡的中國丈夫:

  真誠重於外形

  總覺得能娶到外國女人的中國男人在人群裡應該「扎眼」,可法國姑娘拉法的丈夫,除了體型健美外,你見他最深的印象竟是單純。

  她剛來到中國時,在語言大學進修漢語,一天傍晚走在林蔭道上,對面一群中國小夥走來,中間一個小夥子笑著和自己說:「嗨!你好,歡迎你來中國!」然後擦肩而過。

  後來一連數日,拉法總能在傍晚去飯堂的路上見到他,總是相互打個招呼,拉法漢語初學乍練,小夥子聽不懂法語也不會說英文,但他倆卻能用手勢和笑容彼此溝通。

  有段時間,拉法一忙,就泡方便麵充飢。有一天傍晚,拉法正在圖書館,小夥子端著一盒飯菜出現了,悄悄地叫拉法出去吃。隻身漂泊海外的拉法被感動了,覺得中國人真是不錯,連過路人都會這麼關心留學生。

  一個週末,拉法和幾個法國朋友去長城,回來就病了,燒得很高。第二天中午,正是拉法頭疼欲裂的時候,宿舍的門被輕輕叩響了,進來的是端著熱面的小夥子,拉法的眼淚一下子落滿枕巾。

  小夥子見到拉法,也哭了。又是端水,又是餵藥,還打著手勢哄拉法吃了半碗熱面。病中的拉法昏昏沉沉的,心裏卻比什麼都明白,明白自己和一個中國小夥子戀愛了。

  這小夥子就是她今天的丈夫,當時在語言學院燒鍋爐,善良、真誠、熱情,走到哪兒都有朋友,他追拉法開始是哥兒幾個打賭,後來卻真愛上了這個天真的法國姑娘。

  拉法說:自己不在乎他是什麼、有什麼,而看重他的真誠、率直,一個對自己朋友都可以赴湯蹈火的男人,一定是個有責任心的男人、一個可以依賴的男人。幸福,是自己感覺出來的,沒有物質標準可言;生活,可以兩人慢慢創造,餡餅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外國女人眼中的夫妻關係:

  平等重於依賴

  瑪莎來自俄羅斯,丈夫比她矮半頭,是位典型的南方小夥,在雅寶路有家自己的門臉兒房,是那一帶遠近聞名的皮貨商。

  瑪莎17歲就從基輔闖到北京,想用身邊幾件裘皮大衣從雅寶路換一些回俄羅斯好賣的耐克鞋。

  不會講漢語的瑪莎被騙了,那些耐克鞋的鞋底都是紙的!在俄羅斯差點被警察抓住,瑪莎不甘心,又變賣了鋼琴來北京索賠。

  可那個騙她的傢伙死不認賬,就在幾個人正要推瑪莎出門的時候,一個矮一點兒的南方小夥出現在門口,他和那幾個騙子講了十幾分鐘,又拿出一些錢給了他們,隨後用俄語告訴瑪莎,他們會賠償她的損失,包括兩次往返的路費。

  本已絕望的瑪莎含著眼淚看著眼前這個中國男人,認定這人就是她要找的合作夥伴。接下來的兩年,兩人合夥做了幾次生意,瑪莎又重新贖回了那架她家祖傳的鋼琴,同時也在心底愛上了這個雅寶路上的南方小夥。

  婚後的日子,瑪莎沒有依賴丈夫生活,仍是辛辛苦苦地往返於中俄兩國,在北京要買自己的房子,瑪莎堅持各付一半,雖然這對她來說幾乎要赤手空拳了。但是瑪莎覺得:婚姻必須基於平等,愛情並不能代替責任。「我的錢也許沒有他多,但我對家的熱愛卻和他一樣多。」她要平等地愛一個人,愛一個家,這是她克服生活中所有困難的動力。

  外國女孩眼中的婆媳關係:

  尊重重於關心

  芭芭拉生在英國長在新加坡,現在是新加坡某集團的駐華商務機構業務代表,離異後,帶著3歲的女兒嫁給了比自己小4歲的振華。振華是位外企職員,性格內向,穩重誠懇。

  振華的父親早就過世了,母親一手把振華拉扯成人。振華的母親開始非常反對兒子娶外國女人,是芭芭拉的行為慢慢融化了振華母親的憂慮。

  自從嫁到振華家,振華本不想讓母親跟自己住在一起。可芭芭拉經歷過離婚、一人帶孩子的女人所有過的孤單、無助,就極力反對兩人單過,堅持和老人同住。

  芭芭拉一面上班,一面極力教女兒中文,讓女兒多陪老人。漸漸地,老人喜歡上了這個金髮碧眼的「洋娃娃」,但卻從不在公開場合抱「洋娃娃」,她怕鄰居說閒話。

  芭芭拉覺得婆婆總一個人生活心理上太孤單,就有意帶婆婆參加公司員工家屬的同樂會,有意撮合婆婆和一位早年喪母的員工爸爸交往。還經常陪婆婆聊天,開導她遇上合適的就可以結婚,房子的事芭芭拉可以解決。

  婆婆開始非常不願意,但漸漸地在接觸中兩位都曾失去至親配偶的老人的心終於擦出了火花。芭芭拉又去說服自己的員工,成全了兩位為兒女辛苦了大半生的老人。老人婚後在子女家、自己家、芭芭拉公寓輪流小住。

  芭芭拉覺得婆婆也是女人,女人應該瞭解女人,而關心她最好的方式就是尊重婆婆作為女人應有的感覺和權利。

  如今,兩位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他們已經接受了芭芭拉愛他們的獨特方式。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