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德國之聲:德國銀行甩包袱 外國集團爭肥肉

 2005-05-01 19:3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都說中國銀行呆賬如山,德國銀行也好不到哪兒去。新經濟時代的初級繁榮刺激過金融界的樂觀主義,盲目追捧尚處於構建階段的投資夢想。落下的後遺症如今成為籠罩在金融之都法蘭克福上空的烏雲。如今,一些美國金融機構進駐德國,為借貸市場注入了一絲活力。

隆星金融集團在法蘭克福諸多財團之中並無多大名氣。這家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州的金融公司主要經營養老金業務,但現在,他們看中了德國房地產公司因償債不力被銀行沒收的樓群。這可不是私家別墅或者小型公寓之類無關痛痒的買賣,隆星(Lone Star)、Cerberus、 Fortress等爭先購進的是大片的樓盤,這筆利潤豐厚的交易同時也緩解了德國銀行的呆賬壓力。

自2004 年初,抵押房貸的衍生市場浮出水面,並呈欣欣向榮之相。先行一步的隆星集團把握了市場契機,德國負責人克勒說:「我們在過去的15個月裡已經取得了重要的市場地位,付出的資本金相當於61億貸款額,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已經滿足於目前的狀況。事實上,我們將繼續鞏固市場霸主地位。」

據業界專家估計,德國呆賬金額高達3000億歐元。科隆德國經濟研究所教授昆特爾解釋說:「如此高額的壞賬呆賬主要是九十年代的遺患。風險認識不足、盲目借貸造成債務滾雪球式地堆積成山,造成了當前的危機。」

但是德國銀行的歷史包袱卻成了外國投資者眼裡的肥肉。德國市場--不管怎麼說,還是頗富吸引力的。至於金融交易背後豐厚的利潤率,雖然被隆星集團隱去不談,但負責人言辭閃爍之間還是透出若干蛛絲馬跡。克勒說:「從總體來看,投資回報不是以現金形式存在的,但回報率相當可觀,大概有20%左右。」

利潤如此之高簡直超出德國銀行的想像。但是這是否也進一步證實,德國本土銀行缺乏競爭力,只能通過向外資機構拍賣資產來獲取現金流,甩掉肩頭的重荷?昆特爾教授並不這樣認為,他說:「外國投資者為德國金融市場帶來了活力。來這裡購買資產的外國財團實際上是將自己的投資行為構筑在德國經濟好轉的期許之上。」

昆特爾還說,德國人自己對經濟形勢並不看好,但外國買家卻樂觀得多。他說:「問題的癥結在於,本土和外國金融機構對未來經濟的估測差異導致了一個利潤落差。德國目前正在進行的一系列變革,如工資制度及經濟體制改革等,使未來存在著一個潛在的回報空間。」

看來,如果外國投資者的決斷英明,德國經濟在走過一段黑暗隧道之後,即將迎來眼前的光明。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