煢煢棲身破屋 全國惟一牛郎織女石雕處境慘(圖)

牛郎織女的動人愛情傳說,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而漢代所塑的牛郎、織女塑像就在長安區斗門街辦轄區,當地群眾尊稱這兩位神話人物為「石婆」、「石爺」,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大型石雕藝術品之一,也是漢昆明池曾經繁華興盛的歷史見證,1956年被列為省級第一批重點保護文物。日前,記者在長安區斗門街辦採訪時發現,「石婆」、「石爺」塑像並未得到有效保護,尤其是「石爺」身居破屋,景象淒慘。當地群眾呼籲有關部門應盡快對這一珍貴文物加強保護,讓「牛郎織女」七月七鵲橋會成為我市的一個旅遊品牌。


  害了「牛皮癬」的「石爺」


  孤獨的「石婆」。

  據考證,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為征討西南諸國,訓練水軍,在今長安區斗門鎮開鑿昆明池,池畔東西兩側分別立有牛郎、織女像,隔河相望,「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自漢代起,牛郎、織女的美妙傳說便在中華大地廣為流傳。唐德宗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當地修織女廟設案供奉,千百年來香火一直很盛,後古廟被夷為平地。上世紀80年代,老百姓在今天的長安區斗門街辦南灃村自發重建小廟,取名「石婆廟」。記者在現場看到,安置在廟裡的織女像高 2.5米,為花崗岩圓雕,刀法粗獷,厚重樸實,雖歷經幾千年滄桑,但人物容貌清晰可見。因為是群眾自發所修,「石婆廟」設施簡陋,四面漏風,織女像被存放在光線黯淡的小廟一側。78歲的劉興文老漢在此看廟數年,他告訴記者,「石婆廟」早就該修繕了。

  隨後記者在村幹部的帶領下驅車數里,又來到牛郎像所在地。牛郎像被擺在一個停產的棉絨加工廠內,棲身於一個小小的破磚樓上,處境更為淒慘。其四周環境髒亂,垃圾遍地,平時少人光顧。由於常年風吹雨淋,牛郎像就像得了「牛皮癬」,渾身上下斑斑駁駁,下巴、胸部變得骯髒不堪。

  「牛郎織女」和「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白蛇傳」並稱中國四大民間傳說,寧波的梁山伯廟、山海關的孟姜女廟、杭州的雷峰塔,都已成為全國著名的旅遊勝地。據專家考證,古都西安的這兩尊牛郎織女像為全國僅有,歷史悠遠,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如何保護開發這一人文歷史景觀,值得有關部門思考。


(西安晚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