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活在美國:我在美國尋找理想工作雜憶

 2005-04-04 23:0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在美國讀碩士比預計的容易,修九門課再加一個畢業論文,就可以畢業了。 我兩個學期搞定九門課,最後一個學期,只剩下一個論文要作,其實在開學前的暑假已經把論文準備得差不多了。於是開始一心一意的找工作了。

一九九一年的下半年,海灣戰爭剛剛結束,經濟蕭條還沒有完全過去。雖然聽說電腦專業相對地好找工作,我開始還是有些信心不足,可是,學長都如願以償地找到了工作,信心一下增長了很多,謝絕了導師留我讀博士 的挽留,抱了破釜沉舟的決心去找工作。

我在國內大學也找過工作,我畢業那年,流行雙向選擇,其實就是自己去市場上出賣自己的勞動力。本來是滿懷希望,覺得自己是名牌大學熱門科系畢業,怎麼也能進一個讓人□慕的單位。可是,那是「六四」剛過不久,沒有一家機關、企業在收到我的簡歷後給過我回音。學了五年電腦的我,最後還是托關係找到一個英語教師的工作。讓我對市場充滿了恐懼。

從早些畢業的朋友那裡處聽說美國只重能力,不重關係,這使我對市場又 恢復了一些信心。不止是信心,我覺得自己充滿了信念,信念就是相信不確定的好 事一定會發生。天生有才必有用啊。

找工作要準備履歷表,聽說美國對履歷表比較講究,一定要列印出來。好好在學校有公共機房,電腦、印表機這些必要設備都不用自己添置。可是有些投資是必不可少的。要賣車,賣電話留言機。一副行頭,也是畢不可少,我去賣了一套西服革履。當初打工積攢的錢還有一些,這時正好可以花在刀口上。

再下面就是看招工廣告。星期天,去便利店買厚厚一疊的「紐約時報」, 裡面有招工廣告欄目。把履歷表按上面的地址一個個寄出去,然後就等電話了。倒不必枯坐在家中等,找你的人通常會留言的。

都說找工作要多管齊下。 學校裡有一個共同教育(Co─op)辦公室,有時也 會有一些公司招人的信息。我從中看到一個一家Stansom Chemical Company,離我的住處很近,於是就打電話過去。開始一直沒人接,試了四、五次,那頭終於有了人,對方讓我過去面試一下。按照電話裡給的地址,沒化什麼氣力就找到了那家公司,發現這家公司原來是一家工廠,美國人把工廠也稱為公司。先見我的人就是電話裡的那人,叫Stan,是一個工頭。跟我簡單交談幾句後,又把我引起見他的老闆,工廠的總經理。這是一位黑人,叫Mike,個頭不高,講話有一些口音,仔細聽還是能聽懂。他問了問我的情況,就決定錄用我了。讓我第二天就來上班。

事情順利得超過自己的想像,我高興極了,雖然這只是一個畢業實習的機會,還不是正式的工作。

工廠上班時間早,7點就上班了。據說這樣做是避開交通高峰時間。第二 天,我起了個大早,上班地點倒是離住處不遠,二十幾分鐘就到了。

到了後,第一件事就是打卡。每人一張卡片。 上班早,下班也早,3點就 下班了。下班時,也打一次卡,這時,卡片上就會印出你當日工作的精確時間,工 資是你的實際工作時間乘以時薪,我的時薪是九元。

佈置給我的任務很簡單,工廠裡有很多閑置的設備,我需要去看每一個部件的產品名稱、型號、系列號(Serial No)等數據,然後輸入到電腦中,再印出報表來。用後來的時髦詞彙來說,就是做一個小型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

前兩週,做數據採集。那些部件大都是很大的管道,很快就把系列號抄錄好了。可是,兩週還沒有過去。只好挑一個大的管道,躺在裡面息息。

後兩週,做數據輸入和處理,在經理辦公室裡有一台電腦,經理室也成了 我的辦公室。

第一次在美國工廠裡做事,事事覺得新奇。廠房很高,流水線作業,主要 是生產清潔劑之類的家用品。裡面工人以黑人和西語裔人居多。

工廠有一百多人,卻沒有食堂,每天中午有餐車開到公司門前,我也就買 一個漢堡包充一下飢,算是一頓飯。

在經理室,有一張桌子上放了五顏六色,不同形狀的瓶子,有ShopRite, Ivory,經理拿起Ivory瓶子說,這瓶清潔劑,在商店裡賣就要比ShopRite的貴,為什麼呢?因為它是名牌,名牌要做廣告。做廣告花的錢要從消費者身上出。其實, 這裡面的東西是一樣的,都是我們工廠生產的。

聽了經理這番話,後來我買清潔劑,從不買名牌了。

一個月時間的實習很快就結束了。

二正式工作

成功地找到畢業實習的機會,讓我對自己能找到正式工作的信念又增強了不少。

我不失時機地把自己實習的經驗加到履歷表上,就開始向正式工作衝刺了。 第一個找我去面試的是一家顧問公司,談完後,就給了我一份條件聘書。

初戰就大捷,我有些抑制不住自己的興奮,可是,心理又覺得不踏實,為什麼叫條件聘書,而不叫聘書?回來問問其他室友,才知道自己高興得太早了。這家顧問公司不是真正的僱主,他將把你送到真正的僱主那裡去面試,只有在真正的僱主僱用你時,他們才會僱用你,然後把你派到真正的僱主那裡去上班。可是,如果他們不能幫你找到真正的僱主,這張聘書如同一張廢紙。

我的室友也從這家顧問公司得到過條件聘書,可是,幾個月過去了,他們再沒有任何消息。我的心涼了下來,不過仔細想想,覺得也合乎情理,好事理應多磨。

又有幾次面試,有一次,是一位老人和一個年青人同時面試我,老人介紹自己叫羅威(Ravi),年青人叫保爾(Paul),保爾問了我很多技術問題。面試完後, 他說我的水平是高於平均。羅威聽了保爾的話,對我異常熱情。我心中充滿了希望。

回到家中,等了一週,還沒有消息,我沉不住氣了,於是給羅威打了個電 話,羅威說,我沒忘記你,我正打算打電話給你呢,你明天可以到公司來看看。

第二天我依約前去,見到羅威,他非常高興,對我說,你來得正是時候, 我今天剛把合同簽下來,你明天就可以正式來上班了。

原來,羅威的公司是個新創公司。他成立這個公司就是為了接一家保險公司的合同,做一套辦公室自動化系統。當時與他一起競標的還有國際商機公司,當合同簽下來後,羅威才請得起人。除了我之外,羅威還招了一個來自臺灣的艾倫(Allen),我們兩個人做系統的具體實現。Paul自己有其他生意,主要是幫助羅威做這套系統的設計。

我看了保爾的資料庫實現,發現他只用兩位數表示年份,我說,我們系統以時間排序的功能到2000年後就會失靈。

羅威聽了,哈哈大笑,誰能管那麼遠呢,誰知道那時我們的公司還在不在 了。

這是1992年,沒想到這後來成了著名的千年蟲問題。

做了兩個月,就要去給客戶做展示了。羅威對此嚴陣以待,展示前一晚, 羅威自己做測試,發現了很多問題,那夜我們為了查錯都是徹夜不眠。第二天,又 睡眼惺忪地到客戶那去做展示,整整30個小時沒睡。

展示很成功。可是,我又有一個機會來了。我決定離開羅威的新創公司。

三血汗工廠

除了看報紙和通過學校找工作,美國有很多工作,是通過獵頭公司和朋友介紹的。我去台塑美國公司的總部去面試,就是我在新州理工學院的一個教授介紹。面試安排在星期六,當時還覺得是一件好事,因為面試那天不用向老闆請假。那是 一幢四層樓的建築。面試用中文進行,這倒是省去了不必要的緊張。

當開始在台塑上班時,才感到星期六上班的可惡之處,朋友們的很多有趣活動沒法參加了。可是,那是經濟還沒有復甦,工作市場還不好,所以,也就這樣忍著。

每天的工作時間也長了兩個小時,一天要干十個小時,包含吃飯時間。這 樣的工作強度,我一下子有些不適應,第二天就扒在桌上打起盹來。

在迷迷糊糊中,感到有人在拍我的肩膀,抬頭一看,原來是經理,他問我

是否病了。我說,沒有,只是覺得有些累,於是又強打精神。後來,困的實在不行了,就跑到衛生間在馬桶上坐一坐,省得被經理看見。

這樣的公司正像是血汗工廠。

我是那個部門招的第一個大陸人,參加他們開會是,總是聽到有人講臺灣 話,然後,經理就提醒大家說,現在我們這有聽不懂臺灣話的了,請講國語,於是, 發言人又用國語講一遍。

在台塑裡做的是工廠管理系統。他們有好幾個廠,我主要負責硬布廠和軟布廠的生產管理系統。為了瞭解他們的生產流程,我還出差去他們的工廠去看了一下。硬布廠在得克薩斯州,軟布廠在路易斯安娜州。硬布廠在離休斯頓六十英里的地方。我見了我系統的用戶,都是些文化不高的婦女,見我從總部來的,顯得很熱情。我與她們聊聊天,她們竟然都沒來過紐約,表示日後有錢後要到紐約一帶來玩玩。我這才感覺到美國也有很多窮人。

雖然國語與普通話沒什麼兩樣,可是還是有一些隔閡,同事們稱董事長辦公室叫總統府,稱董事長的兒子叫小王子,我對此很不適應,大陸早就把這些名稱革掉了。

公司中最忙的一天是做月報表,月報表要一個月的最後一天做出來,後來才知道,美國公司的月報表第二個月初才做的。為了月報表,常加班到十點鐘。做月報表的一個基本要求,要帳目相符,進庫的數量要等於庫存加出庫。數據不一致 時,要查出原因。

我的系統數據往往不相符合。經理常表揚材料組的一個人,說他們的系統每個月底的帳都是相符的。我聽了很奇怪,後來就去看他們的系統的源代碼,發現 他們在系統裡做了手腳,如果進庫與庫存加出庫相差不足5%,算是相等。難怪它們的帳一直相符。

我把這個發現匯報給經理,經理聽了悶聲不響,大概他也不願得罪其他組的人。可是,他不准我做同樣的事,這意味著每次做月報表我還是要加班。我有些失望,弄虛作假的人享受清閑,誠實的人要多幹事情。我厭倦了。

四輾轉於公司之間

在美國換工作,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只要找到接收你的單位,現屬公司 沒有不放行的道理。你可以請假到在招人的僱主那裡去面試,沒有找到合適的,就 繼續呆在原來崗位上,沒有什麼損失。

我也充分地享受這種自由。離開台塑後, 我在紐約上州的白原鎮一家公司找到事情。我上班的路程很遠,單程要一個半小時,在回來的路上,沿著Hudson河 往下開,兩邊林木蔥蔥,開著開著,眼皮就耷拉下來。

我聽說過朋友講過一個故事,有人在中部開汽車做長途旅程時,不知覺地 睡著了,車子失去控制,撞到了旁邊的大樹上,最後禱偃送觥?

聽過這個故事的我,對開車打瞌睡自然不敢掉以輕心。於是,沒當眼皮開 始耷拉時,就在下一個加油站停下來,倚著靠背小憩一下,等醒過來後,再繼續回 家的征途。

上班的路程太遠,總不是個事。後來找了一個離家近的公司。公司裡有五個中國人,上班比較輕鬆愉快,中國同事每天開車出去吃飯。很是熱鬧。 比起以前幹過的公司,我對這家公司是挺滿意的。

有一天,一個印度同事突然離職了,原來是到普天壽去做合同工,合同 工按小時付錢。一個中國女同事神秘地對我說,你知道他的新工作掙多少錢嗎? . 我說,當然不知道。

她說,「是個六位數。」

我伸出指頭來,算出六位數至少是十萬。心裏砰然一動。 當時的我,連最小的六位數的一半都沒有掙到。對於六位數的薪水,自然神往了。

她又補了一句,「只有華爾街才能給這麼多錢。」

我在這家公司再也呆不住了。我跟那位印度同事合作做項目時,不覺得他 技術比我好。他能去華爾街做事,為什麼我不能呢?

五貝爾實驗室

在新澤西,能夠讓我放棄去華爾街機會的,只有貝爾實驗室了。當我接到貝爾實驗室的聘書時,我把去華爾街工作的事暫時擱置在腦後了。

我在貝爾實驗室做的項目是線路測試系統。他們有一些舊設備要賣給出韓國電訊公司。需要把軟體更新一下。

貝爾實驗室的管理比較鬆散,同一個項目,有六、七個人在做,有人在長島,我們一個組在新州,各人各做一個模塊,後期集中調試。

貝爾實驗室在全世界都有分部。我工作的部門在78號公路旁,路旁風景很好。我同組有一個美國老人,就愛德,常找我一起吃中飯。飯後我們會在周圍散會 步。

愛德很能嘮叨,很快,我就對他有了比較全面的瞭解,他的家庭是傳統的美國中產階級的家庭。他太太一輩子都呆在家不工作,有一兒一女,兒子是海軍陸戰隊的,有時駐守德國,兒媳是泰國人。女兒也住新州,還沒有成家,我問她有男朋友沒有,愛德說有一大堆。他與太太週末去教堂,是個基督徒。當聽說我不信教時,愛德說,我要告訴你一個秘密,我也不信,可是不想讓太太不高興。

有時,愛德約我週末一起去爬山。他的住處附近有一座上,山上還有一座 湖。景色很美。愛德還有一個充氣船,我們夏天時也會在湖上划船。

公司裡項目的最後期限一天天臨近,我心中暗暗著急,同事警告我說,這 時要天天加班了。軟體就是這樣,自己寫時,覺得樣樣都對,別人一測試,就錯誤 百出。

我是很不情願加班的,還是受了中學政治課的影響,覺得加班是受資本主義的剝削。

這一天正在為加班的事,老闆突然走進我的辦公室,以沉痛的語言告訴 我,我正在做的項目被取消了。韓國電訊公司決定不買這個產品了。老闆說他很抱歉,並且說給我安排其它項目做。

看到老闆一臉嚴肅,我也做出一副遺憾的樣子。可是心中,卻樂開了花似地。這下可不用加班了。項目取消,我正好可以去華爾街去走一遭了。

六理想工作

信念對我的人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初來美國時,舉目無親,兜裡只有三百美元,沒有信念,是不敢來美國的。

人生有很多苦難,可是,信念讓苦難變得很值得,因為有信念的人,他 們的理想常常能達到。

到華爾街工作,一直是我的理想。當我頻頻被獵頭公司送到華耳街去面試試,我知道,我與自己的理想,只有一步之遙了。

在去所羅門兄弟公司去面試時,穿的還是剛畢業時為找第一個工作而買的西服。見我的部門經理喬治說,你的西服該換一套了。

我想,這些華爾街的人怎麼這麼膚淺。可是,出人意外的是,喬治還是錄用了我。

華爾街的公司門面都裝潢的很好。工作地點就在世貿大廈第七號樓。在底層的大廳都是大裡石鋪成,照得見人影。

公司的待遇不錯。加班超過六點,可以在公司食堂免費吃晚餐。

對於我們這些英語屬於第二語言的員工,公司還請了一個語言博士,一對一地糾正我們的口語。

可是,什麼東西都有美中不足。這裡的不足之處就是晚上要做技術支持。 經常是半夜酣睡正香,被電話鈴聲叫醒, 於是還得從家中登入到公司的系統裡面去。 一處理就是一個小時。

當初那股來華爾街工作的熱情勁慢慢淡去。不滿在一天天在增加。

很多東西需要遠視才美。比如雲吧,在地下看很美,可是你坐飛機穿過雲層時,發現那不過是水蒸氣一個暗淡無色。很多東西,沒有得到時,特別地想得到, 可是,得到之後,也就習以為常,很難給你持久的滿足。

我開始疑惑,是自己人心不足蛇吞象,還是人生本身就應該不斷進取,不應滿足現狀?

如果人生就應該是生命不息,戰鬥不止,那麼,理想的工作又在哪裡? 世界上到底有沒有理想的工作?

直到如今,我還在思索著這個問題。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