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資夜生活

物質上海,是甜甜的, 北京人看上海, 浦東大廈是摩天的, 外灘夜色是迷人的, 淮海路酒吧是沉醉的,還有太平洋百貨,還有50年前就聞名的南京路。給你一個物質上海,那裡展現物質的方式多種多樣。
  北京的小女孩永遠不愁尋獲不到時尚……

  是呀,大上海……

  人物:小華

  背景:北京女孩,時尚類雜誌編輯

  北京和上海這兩個城市,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太平洋開在北京的這個秋天,不由得又讓人提起這個話題。新開張的太平洋百貨公司有許多很特別的部門名稱,比如販促課什麼的。是個中國人就能明白個大概意思,可搔搔後腦杓就多少還有點莫名,因為總會讓人聯想到庶務二課中職位卑微的員工形象。精明的上海人可能會對此津津樂道,說這是上海與國際接軌的又一例證,北京人什麼也沒說,只是瞥了瞥嘴巴。

  提起上海,朋友都說是個特小資的城市。我說,北京不小資嗎?這只是個人生活態度的問題,跟城市無關。比如,在北京,你也可以泡吧、蹦的、喝咖啡,你也可以SPA、逛街、洗桑那……

  朋友說,不一樣,完全不一樣,在北京不可能活出上海的那個味道。而這個味道,他用了一個「細」字來概括。接下來,她給我舉了N多的例證。

  上海的酒吧演奏輕柔的流行歌曲。從上個世紀出就開始歐化的上海人不習慣在酒吧裡演奏吵鬧的音樂,酒吧裡沒有搖滾,從20年代沿襲下來的BLUES、JAZZ似乎更能體現上海人的高雅品位。而北京人卻能夠忍受在喧囂的BAR裡,大聲的呼來喝去,喧囂已經是人氣的代名詞。

  上海的服務比北京更體貼。國際化的上海已經諳熟消費者心理學這一套東東,顧客至上的原則也早已深入人心,掛在服務員臉上的不再是不情願的笑容,完全商品化的市場經濟中,笑容可以使其售出的商品增值。

  上海的氣候溫暖濕潤。似乎這是決定上海城市種種性格的根本原因。沒有大風大浪,城市永遠處在一種平靜之中,而現代都市白天的節奏與之相調合,如同酒吧裡的雞尾酒一樣,調出一種迷惑人的艷麗色彩,我們已經在普遍的意義上管它叫作「小資」。這杯名叫「小資」的雞尾酒永遠不會在成都或是漓江這樣的休閑城市出現,因為它缺少忙碌的配料。

  朋友說到這裡,頓了頓,如果非要拿北京生活和上海生活做一個比較的話,上海的生活更像生活,活的細緻。北京實在不能算是小資城市,如果非要區分兩者下個定義,那麼北京也就只能算是「大資」吧。北京人可能永遠活不出上海的那個味道,太細了,擱北京人來說,忒累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