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履歷失真背後的異樣需求

是「院士」還是「會員」?圍繞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許傳璽「美國法律研究院院士」身份的爭議,正在中國法律界乃至整個學術界掀起波瀾。中國青年報的報導說,以美國史為專業特長的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楊玉聖首先發難,對所謂「美國法律研究院」(英文縮寫為ALI)名稱的翻譯表示懷疑,ALI應被譯為「美國法律協會」,許傳璽的身份可譯為「成員(會員)」而不能譯為「院士」。

實際上,類似的「許傳璽現象」並非個例。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就有所謂海歸「院士」風波,而那位所謂海歸「院士」在英國的地位,也就相當於國內的 「助理研究員」。此外,還有海外學者把在國外獲得的「常駐經濟師」翻譯為「首席經濟學家」,還有人把博士後研究譯為「終身教授」。可以說,海歸者的榮譽頭銜涉嫌誇大其詞,專業履歷和專業榮譽「局部失真」的爭議事件,近年來屢屢發生,不絕於耳。

表面上看,「局部失真」固然有作假者故意利用兩種不同語境、誇大工作成就,以此來抬高自己的學術地位的原因;但另一方面,有一個問題卻不能不引起人們思考,為什麼每次海歸者履歷失真事件,都是由民間提出質疑並由民間核實?諸多高校為什麼對「履歷失真」集體失語?

管他真假,只要能給我壯門面就行!這恐怕是一些高校對「履歷失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一個原因吧?國家正力圖建設一批高水平大學,而每所大學都希望自己成為國內乃至世界一流大學,而一流的師資力量,是建設一流大學必不可少的要件。

一流的師資力量從哪來?國內的院士、一流學者肯定有限,聘請那些履歷輝煌的海歸學者,無疑是一個捷徑。尋求高層次的海歸者加盟,便成了一些高校引進人才的主旋律。

高校擴張的衝動和對人才的「異樣需求」,給「局部失真」者營造了巨大生存空間。而一些高校,對那些「局部失真」者,不僅無心審核,還極力渲染「局部失真」者的海外學術成就,以海外「馬甲」為自己撐門面、壯威風,擴大學校的影響力。

對「局部失真」者的縱容,實質上就是對「失真」行為的鼓勵。由於相關制度上的漏洞,誠信體系的缺失,學術界對違反學術道德的行為,還沒有一個嚴格的處罰措施,何況對這種還稱不上違規的行為?就是說,我們目前根本無法對這類「局部失真」者進行懲罰,失真者受罰概率幾乎為零。

在關注那些曾在當年錢鐘書老先生筆下出現過的「方鴻漸」們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克萊登大學」的生存土壤。筆者以為,譴責這些「局部失真」者,遠遠不夠;如何讓高校告別「異樣需求」,更為關鍵(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