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古代十大名醫之祖 你知道幾個?

 2005-02-23 04:5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針灸之祖--黃帝 黃帝是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領袖。現存《內經》即系托名黃帝與歧伯、雷公等討論醫學的著作。此書治療方法多用針刺,故對針刺的記載和論述亦特別詳細,對俞穴和刺闔、刺禁等記錄較詳。

脈學介導者--扁鵲 姓秦,名越人,戰國渤海郡鄭(今河北任丘)人。 太子屍厥已死,而治之復生;齊桓公未病,而知其後五日不起,名聞三下。《史記.戰國策》載有他的傳記病案,並推崇為脈學的倡導者。

外科之祖--華佗 又名敷,字無化,後漢末沛國(今安徽亳州)人。精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對外科尤為擅長。對「腸胃積聚」等病,飲麻沸散,須臾便如醉腸洗滌,縫腹摩膏,施行腹部手術。

醫聖--張仲景 名機,漢末向陽郡(今河南南陽人)人。相傳曾任長沙太守,當時傷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的著作《傷寒雜病論》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對祖國醫學的發展有重大貢獻。

預防醫學的介導者--葛洪 字稚川,自號抱樸子,晉朝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著有《時後方》,書中最早記載一些傳染病如天花、恙蟲病症侯及診治。「天行發斑瘡」是全世界最早有關天花的記載。

藥王--孫思邈 唐朝京兆華原(今陝西輝縣)人,醫德高尚,醫術精湛。因治癒唐太宗唐太后頭痛病,宮廷要留他做御醫,他扯謊採「長生不老藥」獻皇上,偷跑了。監視人謊報採藥時摔死,太宗封孫思邈為藥王。

兒科之祖--錢乙 字仲陽,北宋鄆州(今山東東平)人。著《小兒藥證直訣》共三卷。以臟腑病理學說立論,根據其虛實寒熱而立法處方,比較系統地作出了辯證證治的範例。

法醫之祖--宋慈 宋朝福建人。1247年總結宋代前法醫方面的經驗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寫成《洗冤集錄》,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文著。

藥聖--李時珍 字東壁,號頻湖,明朝蘄州(今湖北蘄春)人。長期上山採藥,深入民間,參考歷代醫書800餘種,經27年的艱苦,著成《本草綱目》,所載藥物共1758種,被譯為日、法、德、俄等國文字。

《醫宗金鑒》總修官--吳謙 字文吉,清朝安徽歙縣人。乾隆時為太醫院院判。《醫宗金鑒》是清代御製欽定的一部綜合性醫書,全書90卷;它是我國綜合性中醫醫書最完善又最簡要的一種。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