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中國教育不平等狀況藍皮書
教育不平等與社會不平等自「革命」的中國走上「建設」的軌道以來,教育的不平等也在一道增長或擴張。且不論偏遠和並不「偏遠」的農村地區的「棚戶學校」 或「露天學校」,單看北京城區耗資數億元的「超現代化」豪華小學及其城郊散佈的備受打壓的「民工子弟學校」,這種極端對立的現實圖景所展現的教育不平等狀況,就足以讓那些尚未麻木的公民哭泣或者憤怒。它也意味著,在經濟和社會的不平等急劇擴大的過程中,教育並沒有發揮縮小這種不平等的作用,反而因為其自身的不平等而成為擴大整個社會經濟不平等的動力機制。本文的任務是,利用一些無法被掩蓋和封鎖的統計數據和調查研究資料,儘可能系統地描述中國教育不平等的制度根源、現實表現以及最終歸結。本文所說的不平等包括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平等,各教育階段受教育者入學機會的不平等,以及教育者所得待遇的不平等。
教育不平等的根源:制度安排與資源配置
中國教育制度是一種雙重的二元教育制度。 「農村教育」和「城市教育」有著天壤之別;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各教育階段又實行內部分割,形成「重點」學校和普通學校的兩個世界。政府有限的教育經費向著城市學校和各級學校中的「重點」傾斜。分屬於兩種制度下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權利的實現程度截然不同,不同的社會成員及其子女必須宿命地面對著教育機會的不平等。
就城鄉角度而言,雙重的二元教育制度的表現就是在農村推行分級辦學制度,即實行「縣辦高中」、「鄉辦初中」、「村辦小學」,相應的辦學經費由分別由縣、鄉鎮和村支付,而城市的辦學經費則由城市政府撥款。這種制度下,中央政府的財政教育經費的絕大部分投向了高等教育。在整個90年代,這一部分始終高達90%左右,而包括高中在內的中小學得到的比例始終未超過1%,而且這些有限的金額也主要是對「中央屬」中小學的投入。近年來雖然增加了對貧困地區義務教育的援助,但「九五」期間的總投入只有39億元,在2001年以後的4年間,這部分資金仍然不足300億元,佔中央教育財政總經費的比例仍然微乎其微。從中央級教育財政資金的分配狀況可以看出,作為中國教育最高主管部門的教育部,實質上屬於「高等教育部」──正如這個龐大而堅固的堡壘中分掌「義務教育」的工作人員只有2人所象徵的那樣。
由於初中和小學的管理責任主要在縣以下,自省至縣的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也主要流向了各自管轄的大學、高中等專業學校以及高中,而很少顧及農村義務教育。結果是,農村義務教育資金的主要承擔者變成了鄉鎮一級。根據國務院發展芯恐行牡牡韃椋
- 關鍵字搜索: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