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新聞排名 趙紫陽勝江澤民

[今日頭條]香港-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1月17日逝世,在中國內外引起不少漣漪。有趣的是,近日在中國官方新華網「一週新聞排名」榜上,有關趙紫陽的新聞,竟然力壓另一位前總書記江澤民的消息。

在新華網2月1日「一週新聞排名」榜上,《大陸民航56年來首飛臺灣》榮登榜首,《趙紫陽同志遺體在京火化》穩佔第二位,而《紀念江澤民對臺重要講話10週年》只能屈居第三名。

一般估計,「一週新聞排名」是按讀者瀏灠的多寡而決定的。假如這個前提沒錯,則中國讀者對趙紫陽火化的關注,應該是大於對江澤民提出「江八點」十週年的關注。

形成對比的是,中共中央宣傳部門一直要求中國媒體低調處理有關趙紫陽的消息。在中國新華網1月17日早上九時率先發報趙紫陽的死訊後,中國電子媒體一直對趙紫陽避而不談。中國平面媒體,一般都在較不明顯位置刊登了趙紫陽逝世的新華社通稿。

已故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遺體告別儀式29日上午進行的時候,有人在中國《人民日報》網路的「強國論壇」上,上帖了明顯是悼念趙紫陽的字句,並沒有被刪除。

自從趙紫陽過世以來,「強國論壇」是中國內地唯一容許談及趙紫陽死訊的網路論壇。可是,有關言論仍得在某範圍內。譬如說,評論到趙紫陽遺體告別儀式舉行地點是八寶山革命公墓而非平民公墓,算得上一種身份確認,這條帖得到保留;但在儀式前,任何提及儀式日期時間的,都被刪掉。

有接近中央電視臺的消息人士較早時對亞洲時報在線表示,多年前趙紫陽已被宣傳部門列為「宣傳報導中敏感人物」,要避免報導他們。

有關的傳達指出,媒體工作者要特別小心中國國內發生過許多影響較大的政治事件,比如「反右」鬥爭、文化大革命、「六四」事件等。據透露,如果節目內容中涉及這類政治事件,必須遵循兩條原則:一是要與中央有關文件的口徑絕對保持一致,事實要有出處,評論要有依據,不能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二是在一般情況下,盡量不要涉及這些敏感事件。

和趙紫陽一起成為「敏感人物」的,還有前中共主席華國鋒、曾任9屆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林彪、毛澤東夫人江青、10屆中共中央副主席康生、10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張春橋、10屆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9屆10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姚文元、9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前總參謀長黃永勝、9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前空軍司令吳法憲、9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前總後勤部部長邱會作、9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前海軍政治委員李作鵬、9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陳伯達等。

中國讀者關注趙紫陽消息甚於江澤民,這是否反映了民心的背向,我們不敢莽下結論。我們只可以說的是,誠如毛澤東所言,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亞洲時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