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緊握人民幣升值主導權力抗國際壓力

(中央社記者郭玫蘭臺北特稿)雖然國際上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很大,但是中國對掌握人民幣升值主導權特別重視,現在升值將對中國經濟產生負面作用。最快也要等到明年四月中國推動宏觀調控政策滿一年,同時第一季的經濟運行指標出爐後再說。

國際上關注中國重要新聞大事之一,就是人民幣升值,國際上雖然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很大,但是中國必須掌握住人民幣升值的主導權,不可能因為外在壓力而調整。國內問題的壓力包括就業問題、三農問題、宏觀調控的情況等,是中國必須首先考量的問題。

維持平穩運行升值未達共識

可以說,人民幣升值的趨勢也很明顯,也是未來要推動的方向。但是中國現階段要維持的是平穩的經濟運行體制。

熟悉中國政經情勢發展的中國財經專家分析,從最近北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來看,人民幣升值問題已經做了定調,就是年底前不會升值。

對於中國總理溫家寶表示,人民幣匯率維持窄幅的浮動空間,中國部分財經界人士直言,認為這僅僅是中國在因應外界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根本不是可以操作的空間」。而且中國內部尚未針對人民幣升值議題達成共識。

最近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所完成的報告中,建議適度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適當放寬匯率波動範圍。

這份報告指出,美國加息後美元利率高於人民幣利率的息差正在擴大,在人民幣利率不變的情況下,有利於擴大人民幣匯率的調整空間。

報告中強調,中國外匯儲備持續大幅成長,一方面加大人民幣升值的內部經濟壓力,另一方面巨額外匯迫使貨幣供給增加,可能對貨幣政策操作產生不利影響。

因此,目前中國宜進行匯率機制改革,適當放寬匯率波動範圍,不至於對宏觀經濟造成過大的衝擊。

目前中國財經界對於匯率改革採取的方式,提出三種臆測:一是保持目前中心匯率不變,放寬上下浮動範圍;二是調高中心匯率,並以此為基礎適當放寬匯率波動範圍;三是改變原來以美元為目標的盯住匯率制度,改為以盯住一籃子貨幣為目標的匯率制度。

但是中國央行對此未予置評,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中國正在朝著更具彈性的匯率制度方向改革。

衡量宏觀調控評估升值需要

人民幣升值議題所牽涉到的不僅是中國經濟運行的問題,而是關係到國際政治;國際上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以美國和歐盟為主。

不過,中國與美國、歐盟之間的摩擦,人民幣升值不過是其中之一的問題,從此角度看,中國並不會因為其他國家的壓力,而讓人民幣升值。

據北京國際財經學者分析,目前國際上特別是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正在減嶂小C攔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