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時報:趙紫陽評價考驗胡溫政治智慧

實際上執行了許多趙紫陽政策的現任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究竟對趙紫陽會給予怎樣的評價?這個問題,對胡錦濤這個被視為「溫和改革派」的中國領導的形象,有著直接的影響。

新華網1月17日報導,趙紫陽「長期患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多種疾病,多次住院治療,近日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於1月17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5歲」。趙紫陽一去世,如何評價這位反對六四鎮壓而下臺的前中共總書記,立即成為外界焦點。

對現任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而言,評價趙紫陽的困難處在於:建制不容許他平反六四,而趙堅持在六四問題上站在和現時中國共產黨黨中央對立的立場。1989年,趙紫陽反對中央以武力把正在天安門抗議的學生和群眾趕出去;結果,中國軍隊仍在6月3日晚和6月4日之間採取鎮壓,外界把這次鎮壓稱為「六四事件」。

也許,對胡錦濤而言,要評價趙紫陽也涉及另一個跟他本人有關的地方,就是胡錦濤甚至他的前任江澤民,都有採取不少和趙紫陽路線相類似的措施。

鄧小平提出市場改革後,不斷被保守派追問有關措施姓社姓資,對這個問題,趙紫陽就曾嘗試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級」的理論,希望在意識形態的理論上把市場化改革合理化,到現今為止,中共雖較少提及有關理論,但「社會主義初級階級」理論仍是中共官方文件上出現過最後和唯一把市場問題納入馬克思主義的嘗試。。

中國近年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並嘗試徹底放開物價;中共最早提出「加入國際經濟大循環」構想,並開始提出「物價闖關」的,正是趙紫陽。在趙紫陽正式出任總書記的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趙確立了社會主義的商品經濟「應該是計畫和市場的內在統一」,「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成為覆蓋全社會的資源配置機制,現今胡溫推動政府行為退出市場,來由正是當年趙的構想。

2003年10月召開的中共三中全會開始,胡錦濤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這項議程表明,除修憲及經濟體制改革外,總書記胡錦濤還要向全體中央委員報告過去一年的工作。這是胡錦濤制度化治國的又一新舉措,但在中共歷史上,卻是趙紫陽擔任總書記時對此開創先河。

應該說,假如中共當局在對趙紫陽的評價上,完全忽略了他在中國市場改革之初提出的這些構想,以至他在中國政治改革上採取了較為開明態度的問題,中國國內和國外的知識界對胡溫的評價都難免會打了折扣。

有分析指出,對評價趙紫陽,中共領導人可以考慮以下幾個選項:一是完全不評價;二是作出評價,但為避了六四問題;三是不避開六四,作出全面的評價。

應該指出,趙涎羝奈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