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發現世界最大貓魚 處於瀕危

西寧1月16日電 ,近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柯河林區發現青藏高原邊緣山區唯一的,現處於瀕危境地的珍貴魚類--「貓魚」(學名川陝哲羅鮭),這也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貓魚」。記者從青海省林業局瞭解到,1月9日,青海省果洛州班瑪縣加布村牧民在瑪柯河林業局可培苗圃河流處發現了一條已經死亡的魚。經鑑定,這條魚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魚類川陝哲羅鮭。據測量,這條魚長114厘米,體重約20公斤,是世界上目前發現最大的川陝哲羅鮭。

  川陝哲羅鮭又名虎嘉魚、貓魚,屬冷水性魚類,是中國大型土著鮭魚類,也是青藏高原邊緣山區唯一的哲羅鮭屬珍貴魚類。據魚類學家分析,川陝哲羅鮭是第四紀冰川時期由北方擴散而來,冰期結束後停留在海拔較高、水溫較低的河流中生存下來,並成為現在的一個獨立物種,它是歷史上氣候變化的一個有力物證,在研究動物地理學、魚類系統發育與氣候變化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目前川陝哲羅鮭已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和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

  據青海省農牧廳水產局局長趙依民介紹,上個世紀60年代以前,中國川陝哲羅鮭的數量還比較多,之後由於一些河流上游筑壩,興建水電站及其他水利工程,加上沿岸工廠向河道排放污水,以及在河道兩岸大量砍伐森林等原因,使川陝哲羅鮭的生存環境受到破壞,陝西、四川一些地區多年採集不到標本,甚至在一些地區已經絕跡。有關專家指出,目前瑪柯河是唯一能夠發現川陝哲羅鮭的水域。但由於瑪柯河自然環境的惡化及人為活動的加劇,使得川陝哲羅鮭棲息水域污染,產卵場嚴重萎縮,產卵洄游通道被阻斷,造成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現已處於瀕危境地。漁業部門在1998年至2004年進行的四次川陝哲羅鮭專項調查中,均未採集到活體標本。

  趙依民說,這是青海近10年來第一次看到川陝哲羅鮭魚體標本,而且有如此大的個體,證明了川陝哲羅鮭在瑪柯河水域還有分布。

  據瞭解,目前川陝哲羅鮭生存狀況形勢嚴峻,也引起了國家科委、農業部的高度重視。農業部於2004年立項開始籌建川陝哲羅鮭自然保護區救護中心項目,以拯救瀕危物種、保存種質資源,促進天然增殖,增加種群數量;同時積極開展技術攻關,解決人工繁殖培育技術難點,通過人工放流和人工培育來增加種群數量。


新華網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