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有多少海外華人客死他鄉?

2004對於海外華人來說,2004年並不太平。21名中國勞工慘死英國莫克姆灣、2名中國石油工人無端被蘇丹暴徒殺害、11名中國工人在阿富汗遭襲遇難……

這些血的代價引起了全球華人的高度重視。我們要從這些事件中吸取什麼教訓?應該如何妥善處理這些問題,避免悲劇再次上演?

拾貝者的可怕處境

今年初,在英國西北部莫克姆灣海灘拾貝時有21名中國人遇難。大部分死者年齡都在20歲到30歲之間育有子女的人,其中還有一對夫婦。

駭人聽聞!這是英國各界對此次事件的最常用描述詞。英國《衛報》的一位記者評論道:他們簡直就是21世紀的奴隸,發生這種可怕的事,實在是英國的恥辱!」

在陰冷、灰暗、佈滿流沙的莫克姆海灘上,遇難者的遺物依然散落在四周:破損的雨衣、濕透的防水長靴、中國食品罐頭,當然,最顯眼的還是堆成一米多高、盛滿鳥蛤的口袋,它們曾裝載了多少死難中國勞工的「發財夢」,促使他們能夠忍受被別人看來「駭人聽聞」的一切。

位於英格蘭西北部蘭開夏郡的莫克姆海灘盛產鳥蛤--作為一種海鮮行銷歐洲大陸。隨著英國其他相似海灘的相繼關閉,大量的拾貝者蜂擁而至,在旺季(年底到次年的夏季),一人一天所拾數量的價值就能高達上千英鎊,去年海灘大旱又使得鳥蛤數量下降,市場價格進一步飆升。巨額的利潤讓人垂涎欲滴,不少雇工頭瞄準了這個市場,急於找到工作的非法勞工便成了他們選擇的目標。

30多位中國拾貝者每天由包工頭用卡車在利物浦與莫克姆海灘來回接送,9小時的「埋頭苦幹」加上不時的輪班倒,每人每天換來的報酬僅為8英鎊,而英國法律規定的每小時成人最低工資就為4.5鎊(約63元人民幣),每人3至4袋的「工作成果」隨即上繳給包工頭,按市場價轉手倒賣之後,流入包工頭腰包的數目就可接近1萬英鎊。

對一些來自中國貧困地區的人來說,每天8英鎊的收入已經具有足夠的誘惑力,他們甚至可以置死亡於不顧。「他們瘋了,從去年冬天開始就沒日沒夜地幹,有時竟敢在風大浪急的晚上工作,這裡漲落潮時間不定,晚上拾貝無異於自殺」,一位當地的老漁民不解地說。可是,這種「不解」在拾貝者眼中則變成了「辛酸的可笑」。一位曾從事此業的徐小姐無奈地解釋,為了賺錢貼補家用,為了不讓警察發現被遣送回國,他們只能在晚上工作。

西班牙:鞋子引起的麻煩

西班牙東南部小城埃爾切2004年9月16日晚發生針對做鞋業生意的中國僑民的暴力抗議示威事件,約500人參與這一事件。當晚,當地一些據說是西班牙皮鞋廠失業工人及其家屬的人聚集在中國鞋城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