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禁演的國產片-----你看過多少?


1、《十七歲的單車》(2000年)
  該片是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王小帥的最新作品。按照製片方協定規定,該片如果參加國際電影節,須經過電影局審查批准方可。但王小帥在沒有拿到審片結論之前便攜片參加了柏林國際電影節,雖贏得一尊銀熊,卻被禁止在國內公映。

  2、《鬼子來了》(2000年)
  獲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影片以獨特的視角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者的凶殘本性,圈內口碑不錯,但因私自參賽,迄今不能公映。

  3、《蘇州河》(2000年)
  獲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日本銀座影展大獎。影片以王家衛的電影風格敘述了一個愛情悲劇故事,表現對愛的執著和愛之意義的探討。因未送審而私自參賽遭禁映。

  4、《過年回家》(1999年)
  獲1999年第56屆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這是一個關於寬容和愛的故事,主人翁過年回家,傾訴了17年的難言人生。後來,影片雖然公映,但導演張元受到處罰。

  5、《趙先生》(1998年)
  第5代最傑出的攝影師之一呂樂試圖通過拍攝處女作《趙先生》,像他的同門師兄張藝謀一樣成功轉型成電影導演。但這一努力卻並未取得太大的成效,雖然本片在瑞士洛加諾電影節獲得金獎,不過在國內被禁映。他執導的第二部電影《小說》據說因爲情節晦澀,也處在封存狀態中。

  6、《小武》(1997)
  導演賈樟柯憑藉《小武》在國際影壇一舉成名,成爲青年導演中後來居上的代表人物。他的拍片方式與其他一些人並無二致,都是走國際融資與發行的道路,基本與本土電影市場不發生任何關係。在國內,《小武》及其他類似的電影作品都是通過錄像帶或盜版VCD的形式與觀眾見面。

  7、《郵差》(1995年)
  這部電影是導演何建軍得到鹿特丹電影節的一個基金的資助拍攝,並在歐洲完成後期製作的。這就決定了本片不可能在國內獲得放映的機會。從國外電影節或電影基金獲取資金支援是不少青年電影導演的基本操作方式,也是他們完成的電影無法與觀眾見面的重要原因。

  8、《活著》(1994年)
  獲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和男演員獎。根據余華小說改編,表現人在極端艱難的生存環境下可悲的頑強和無奈,迄今不能公映。

  9、《東宮、西宮》(1996年)
  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編劇、攝影大獎。根據王小波的小說改編,講述一對同性戀者複雜的心路歷程,迄今未被准許上映。

  10、《藍風箏》(1993年)
  獲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大獎。以悲哀、灰暗的基調講述幾十年的釋輛墒攏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