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鷗、海根、海泡 越來越多的詞形容中國留學生

相信現在中國人對於海歸--海龜、海待--海帶這兩組詞語已經不再陌生,但在剛剛於廣州閉幕的第七屆中國留學人員科技交流會上,「海鷗」、「海根」、「海泡」、「海派」等詞語也逐漸流行起來,用來描述處於不同生活狀態中的出國留學人員和留學歸國人員。有關人士表示,這些新的形容詞的出現,表明中國留學生的發展方向已經進入多元化時代。

據記者瞭解,「海鷗」是指目前頻繁往來於國內和海外,從事商務貿易活動的留學人員,他們流動性很強,往往業務上跨越東西方,或是一家兩國,成為中國國際化的先頭部隊;

「海根」是指一批較早出國的留學人員,在國外已經拚搏多年,打下了一個很好的事業和家庭基礎。隨著年齡日長,他們中的很多人思念故土,願意「葉落歸根」,預計未來10年這批人的數量會有明顯增加;

「海派」則是指那些有海外跨國公司或海外機構派遣回國,擔任駐華機構代表或中高層管理人員。這種類型一般學工商管理的比較多,畢業後又在跨國公司總部或其他知名跨國機構工作過,能獨當一面,回國後待遇也比較好。

最新的一種就是「海泡」了。從法國歸來的留學生張輝說,他和他的不少同學已經學成或接近畢業,雖然非常想回國發展,但又對國內發展態勢不是很瞭解,左右為難地「泡」在留學地,成了「海泡」。「我這次回國參加留交會就是不想當『海泡'了」,他說。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