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知識產權案結局難測三大懸念有待破解

近日,有媒體報導海淀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鄭成思等七學者訴北京書生數字公司侵權案,並判七學者勝訴。就此事書生數字公司董事長王東臨表示,一審敗訴確有其事,但此事並不會就此了結,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據王東臨介紹,由於原告的特殊身份,在司法界有巨大的影響力,因此在此案中面臨難以想像的困難。「這樣的一審結果是我們事先就已經預料到的,但我們絕不會屈服於這種勢力。作為一個普通的民營企業,我們也有權用法律來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一審結果並不說明問題,關鍵還在後面」,王東臨如此說道。據瞭解,此案後面還有三大懸念: 1.二審結果。書生堅持認為,書生公司所屬網站並沒有從事網路傳播行為,這是業內皆知的事實。原告的公證書漏洞百出,憑此證據判決難以服人,這也是法院直到審理時限已到時才做出判決的重要原因。一審法院在判決時並不夠審慎,從做出判決後還要收回判決書一事就可見一斑,可見二審改判也是有機會的。 2.書生訴鄭成思等學者侵權案。書生與鄭成思等學者的知產案是案中案,既有七學者訴書生侵權案,也有書生訴學者侵權案。據悉,海淀法院將在2005年1月 17日開庭審理書生數字公司訴鄭成思侵權案。「上次審理書生訴七學者中的唐廣良一案時,唐廣良居然以從日本出國回來需要倒時差為由未出庭。不知此次鄭成思會不會也使金禪脫殼計。但不管怎樣,跑得過初一跑不過十五,這個案子中我們是權利人,鄭成思涉嫌非法使用,我們倒要看看這次法院打算以什麼樣的方式來維護權利人的利益」,王東臨期盼道。 3.撤銷公證案。書生認為七學者提交的公證書是以拙劣的手法偽造的,著名科學家倪光南院士也尖銳指出「此案公證書有明顯偽造的痕跡」。從公證書上即可看出其所公證的網頁並非來自書生公司網站,而是一個山東的網站,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原告一直無法解釋這一點。西安寶馬彩票案已經證明了公證未必「公正」,目前撤銷相關公證事宜也進入了法定程序。如果公證最終被撤銷,此案勢必要改判。數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對傳統版權法提出了新的課題,數字圖書館的發展涉及社會公正與公眾利益,美國、韓國等發達國家都修訂了版權法,給予數字圖書館特殊的法律地位,而中國還缺乏相應的規定,這是導致這起案中案的重要原因。此案當事雙方分別為學術界與產業界的領袖人物,各自代表不同的利益訴求。據悉,前不久就有包括社科院圖書館領導在內的中國圖書館界的重量級人物會聚一堂,共同聲援書生公司,呼籲圖書館的合理使用權利。應該說,代表不同利益團體的不同觀點之間的碰撞和博弈能有利於制定更全面、合理、均衡的法律和政策,但這樣的碰撞和博弈更應該發生在研討會上,而不是法庭上。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