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陽光的背後——一個農民的訴說

中央關於「三農」問題的1號文件,使得我國的「三農」問題得到了舉國上下從所未有過的關注。一年多來,我國的「三農」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這種豐收的景象,農民的喜悅之情,和那春意盎然、生機勃勃、蒸蒸日上的畫卷,在中國的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然而,在陽光的背後,依然存在著許多與歷史的腳步所不相符的音符。幾天前,我得到了江蘇北部的一個鄉鎮,關於許多農民因發展家庭副業蓋的臨時性建築被相關部門勒令拆除的消息,這引起了我的高度關注,決定一探究竟。

這是江蘇省北部一個經濟最為發達的縣級市,地理優越、環境優美,南靠「黃金水道」長江,距我國最大的工業性城市上海僅為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從該市市區出發,經寧啟高速入口處一直向北是被列為江蘇省文明鎮的一個鄉鎮,從這個鄉鎮向北約500米向西是一條通向中國最大的繡品市場疊石橋的一級公路,公路旁除了一二家才建不久的工廠外是大片富饒的土地……

據知情的農民告訴我,那些大片的土地本來是農業保護區,但已被鎮政府調整為工業地正等待著被出賣的命運,農民們告訴我:他們對政府發展工業經濟而調整土地是擁護的,但是,他們希望一是盡量留一點好的土地給子孫後代耕種;二是給農民致富留一條活路。我聽了很驚訝,因為,在我的印象裡,農民與基層政府的爭執往往是因為土地出讓金的問題比較多,而提到關於給農民一條活路的高度是少有的。在弄清了事情的原委,我才知道:原來,鎮政府在將沿新公路的大片的良田改為工業地後,由於沒有相應的土地充實農保區的面積,竟然將農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住宅劃為了農業保護區,而依照我國土管法的規定:農保區上是嚴禁建設一切建築物的。但由於該鎮與今年被國家列為中國家紡產業基地的疊石橋市場僅10分鐘的車程,農民們為了發家致富,買繡花機,搞家庭副業的日益增多,這必定需要臨時搭棚用地,從而矛盾隨之產生……

在農民的引見下,我來到了公路北側約1000米的農民住宅群裡一個朱姓的農戶家中瞭解情況。這是一排建於九十年代初期顯得比較陳舊的平房,一個身高約1.60 米樣子、古銅色的臉額上佈滿皺紋的憨厚農民與他瘦弱的妻子接待了我,戶主一邊用粗糙的手小心翼翼拿出了當地相關部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給我看,一邊誠懇地說:「謝謝您幫幫忙向他們說說,不要拆我家的房子啊!」從行政處罰書看,有關部門已決定要拆了他們家的房子,並要求恢復原狀。戶主繼而連連嘆息,幾乎帶著哭腔:「為了早日蓋上樓房、過上好日子,我家拿出了十五年來的全部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