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青:「七十年代生人」看《九評》有感
我是七十年代生的大陸新移民。我沒有經歷過頭腦發昏的紅衛兵大串聯,也沒有見證過文革中兒子揭發老子,學生批鬥老師等人性滅絕的一幕幕。我對那個所謂「荒唐」年代的理解基本來自於父母的講述以及八十年代曾在中國大陸風行一時的「傷痕文學」。我以為我是幸運的,我以為我沒有受到過共產黨的迫害,我以為在全民全面認清共產黨是什麼的反思大潮中我可以以一種因沒有親身經歷而選擇置身事外的態度。可是,當我看完了九評,特別是第六評《評中國共產黨破壞傳統文化》時,我彷彿喝了一劑清醒湯,我被深深震撼了,因為,以往許許多多令我不解的社會亂象之根源在這裡我找到了答案。
我對自己從小到大在中國所受到教育進行了細密的思考,我發現,我確實沒有在課本接觸過真正的中華文化,沒有被教授過正統的人倫大理,反而從課堂上所學到的儘是些扭曲了的歷史和抹黑了的文化。
我印象最深的是,剛上小學一年級時,我學過一篇課文,說的是劉少奇是反革命分子,大反動派,那麼小的孩子,腦袋還是一張白紙,就已經被灌輸了仇恨和蔑視。直到上中學時,偶爾和一個比我大很多的學生談起來,我說劉少奇是壞人,是人民的公敵,他告訴我說早給劉少奇平反了。我大吃一驚,心想,這課本怎會有錯呢?課本上沒說過給他平什麼反啊?
再看看十幾年寒窗我到底學過些什麼。誠然,我們的課本中也介紹過孔子和他的名篇《兩小兒辯日》,但我們更多的被告知,他叫孔老二,開的孔家店,代表迂腐;我們也學過莊公夢蝶,但那只不過是教育我們,什麼叫唯心主義;課本中也提到了佛教的起源,但定論是,佛教就是迷信,是統治階級奴化人民的工具,因此,一直到很多年以後,當我看見老人們拜佛做法事,覺得就是「跳大神」,心裏冒出的第一念就是「愚昧」;歷史教材中,主角永遠是農民起義,考試題目永遠是農民起義的偉大意義,所有的士大夫都是封建衛士,連岳飛也是代表愚忠。到了高中,學了魯迅的《狂人日記》後,更加認定中華民族過去五千年的文化皆是吃人的文化,是必須要摧毀了重來的。
在做人方面,在課堂上,我們從來沒學過《三字經》,不瞭解什麼叫做仁、義、禮、智、信,傳統的儒家哲學「中庸之道」則被解釋為不思進取。我記得第一次明白什麼叫「義薄雲天」還是來自於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
德育課也許是中國式教育的一大特色,但是我們所學的不是怎樣去重德,怎樣去與人為善,我們的德育課講的是五講四美三熱愛,後來是四個堅持,再後來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八九六四後,德育課理所當然變成了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堂皇大旗。在出國前我去學校打成績單時,看著自己每個學期幾十個課時的德育必修課,我在感嘆自己的大好青春被荒廢的同時,想到這樣一份課程清單要拿給外國人看時,我簡直感到羞愧。可是,不要以為德育課只是我們70年代生的人的專享,據我所知,現在中國從小學開始就有德育課了,大學的德育課更是變本加厲的添加了馬列主義、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
身為炎黃子孫,現在的中國人對於中華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對於我們自己祖先瞭解的實在是太少了,可有的人至今仍然用全盤否定的眼光看待我們的傳統文化。難怪有學者說,現在的中國人是沒有了根的民族,是文化失落了的民族。在第六評《評中國共產黨破壞傳統文化》一開篇,就點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與人種和土地這些物質要素同樣重要的精神要素。」是啊,看看現在被割裂了與傳統文化之間的聯繫的中國人,其整體表現出來的是浮躁冷漠、急功近利、沒有做人的操守、道德淪喪;倡導叫人做好人的書被禁了,反而是《厚黑學》之類教授小人之術的書在市場上大行其道。這些亂象已經超出了制度所能解決的範疇。
我回想十幾年來在中國所受到的教育,正如《九評》文中所說,這種教育正是採取了「對文化採取了搗毀砸爛式的直接破壞和「取其糟粕,去其精華」式的和濫用式的間接破壞方式」。我真的為自己為國人感到深深的悲哀。
所以說,也許共產黨沒有從肉體上迫害過你,但它卻從思想上毒害了你,而這種毒害是強迫式的、隱蔽式的,無人能逃卻能殺人於無形。現在的中國大陸,就有歹徒敢在眾目睽睽之下行凶殺人然後揚長而去。人們感到恐懼、心寒而又無可奈何。是啊,怎麼辦呢?怎麼辦呢?好在《九評》給了我們答案。
「如果沒有中華民族的道德重建,沒有重新清晰人與自然、天地的關係,以及,沒有人與人和諧共處的信仰和文化,中華民族,不可能有輝煌的明天。」但是,「如果我們每個人能夠相信真理的力量,堅守我們的道德,中共邪靈將失去存身之處,一切資源都將有可能瞬間回到正義的手中,那也就是我們民族重生的時刻。」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羅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