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農:沒有共產黨農民的日子會更好過
12月5日,《當代中國雜誌》主編程曉農在紐約『評共產黨』研討會上做了《共產黨和農民問題》的專題演講,並於會後接受本報記者的採訪。程曉農屬老三屆,於1967年在上海初中畢業後曾去安徽農村插隊六年,「因此對農村情況比較熟悉」。程曉農稱自己插隊的地區在中國歷史上曾是物產豐富,聞名遠近的魚米之鄉,但在共產黨統治下,五十,六十年代該地卻變成全國最貧窮的地區之一。在安徽這個貧窮地區生活六年後程曉農返城。1978年,程曉農考取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班,碩士班畢業後去全國人大委員會研究室工作。 「原以為那裡是中國憲法所說的最高權力機關,可以為中國改革多做點事情。但去了之後,方知它只不過是一個很普通的共產黨官僚機關」。不久後程先生又轉到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工作,幾年後輾轉來美。以下是記者根據記錄整理的講話內容。
程曉農:
今天很高興有這樣機會和大家共同探討共產黨和農民問題。
眾所周知,中國是農業大國,現在約有8-9億農村人口。
從歷史上看,中共是靠農民運動起家的。那麼自共產黨掌權統治中國五十多年來,中國農民是不是過得更好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中國農民在這五十年當中,只在最初階段過了3-4年的好日子,
首先現在中國的農村,大部分農民光靠種地是沒有辦法養活家庭的。農村人若不到城裡打工掙血汗錢就無法養活自己。
不管城市如何現代化,其實中國農村經濟情況沒有改善。而這麼長時間,農民沒有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這究竟是由於政策的短暫失誤還是有其他必然的關係。
在七十年代末期和八十年代初期,也就是中國農村經濟改革初期,大陸學者做過研究,其結果表明:中國歷史上農民比較自由的年代是二,三十年代,那個時候政府基本上不管農民。如果沒有天災,農民的生活基本上還過得下去。以後因為有了戰亂,接下來是日本侵略中國,農村情況開始惡化。但從來還沒有糟糕到1959至1961年那種嚴重程度,農村人口共餓死三千萬。我當年插隊的村子,那時農民就一半人餓死。在九十年代後期農民生活水準進一步下降,這是因為生產環境惡化,農村人口上升,原料價格上升,農產品價格下跌等綜合因素,所有對農民不利的因素,在九十年代和現在都集中壓向農民。我們這個比較,不是縱向比較,而是橫向比較,這樣才有意義。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情況發生,從根本上來說,中國共產黨的農村政策從來都是為共產黨自己著想,決不是從農民的利益著想。
中國共產黨人早期是在蘇聯共產黨和第三國際支持下出來闖蕩,參加革命。早期周恩來在城市混不下去時,就跑去了農村,找到毛澤東。毛澤東搞的農民起義和中國的傳統農民造反沒有區別,是梁山泊式的佔山為王,中國共產黨不同的地方在於和馬克思主義揉在一起,很容易在農村產生擴散瀰漫效應,毛早期發動農村的土改時,動員農民為共產黨提供兵員和糧食。抗戰期間,共產黨藉助日本侵入中國,日軍沒辦法顧及農村的時候,在農村發動動員民眾。很重要的是,共產黨運用兩個手段,一是用很大的許諾,吸引他人。如許諾北方的幾畝地,一頭牛,許諾安逸的生活和基本的溫飽,並通過發動土地改革,均分土地去調動農民的階級性,把階級鬥爭和農民在農村中的流氓無產者結合。通過動員農民打土豪分田地,很多人會成為流氓和去當兵,成為共產黨的利用工具。
農民之間沒有嚴重的階級衝突,但 共產黨需要有骨幹並且做事搞動員,這些骨幹就可以成為農村中共產黨的主要依靠力量。
土改,鬥地主,這些共產黨的積極份子,受到提 拔,他們通過依靠共產黨才能保證有未來。正是 通過鬥地主和土改,均分了土地,培養了共產黨的基本幹部隊伍。
還有一個承諾就是共產黨對知識份子承諾美國式的民主,那時,民主的調子唱得很高。
幾年下來,誰得到土地了?短短的幾年,分到農民手裡以後,49-52-53,幾年而已。然後又收回去了。
共產黨的幹部,本質特性上是不喜歡老老實實當幹部的。1955-1958時,搞農業合作化,初級社、高級社和人民公社,土地變為公有,徹底剝奪農民自由,使他們變成變相的農奴,做飯的自由都沒有了。大家一齊吃大鍋飯,鍋灶砸掉,不許養雞鴨。一切走極端,為加快中國的工業化。在斯大林死去後,毛想成為領導人,想出搞人民公社,結果導致三年大飢荒,餓死3-4千萬農民。
當中國共產黨達到自己的執政目標後,就剝奪了農民的權利,中國共產黨的戶籍控制制度,把城市和鄉村的戶籍區分(國民政府沒有限制)。周恩來幫毛澤東設計了這一套,印度有賤民制度。賤民是1960年後新中國製造出來的。糧食沒有了,人們只好逃荒,共產黨把僅有的糧食餵民兵,不讓農民離開。
農民不能自由遷入城市,沒有特殊管道,不能正式落戶。
農民的孩子是世代的賤民,不能享受城市的福利。農民人口政府是不管的。經過幾次短暫的生產改造時期,鄧小平發現公社制度對中國企業和經濟是破壞性的影響。就開始分配土地給農民耕種,並恢復了耕種土地的自由,但到了80年代後期,農村生活水平又開始下降。分析資料表明,安徽、貴州7省,987-1996年人均收入是下降的,每一年生活水平下降,人力資源就向城市傾斜。
農民改善處境是靠進譴蜆ぃ(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程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