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天空兩般世界:有錢沒錢在這邊

低調的打工「貴族」、老闆,除了小團體性的自娛自樂,較少拋頭露面參與社會活動,充分享受著加拿大高質素的優越生活;大多數的新來者苦苦在為生活掙扎,充滿著牢騷及焦慮,抱怨著加拿大種種社會制度。這是目前大陸移民社區現狀的一部分,在教育背景、居加時間等很大差異之中,社區內似乎有一條無形的界線,將兩者區隔成不同的形態,以至於外界對兩者的評價也截然不同。

探究其因,又顯露出不少社區內的敏感話題,不過萬般不離其宗,就是華人如何立身處事,如何看待自己社會責任感的基本問題。

最近關於大陸移民的新聞,大多集中於找工難、生活苦,社會服務資源不足等等,但這絕對不是整個社區的唯一聲音。恰恰相反的是十多年來,本地已成長起一大批安居樂業的大陸移民,年薪10萬以上乃至數十萬元的打工「貴族」並不乏人,再加上近年來迅速成長起來的從事中加貿易的商人、投資移民等,已形成大陸移民社區的經濟「上層社會」。他們的消費力迅速增強,多倫多豪宅區大陸移民高比率的購房情況,就已證明這一階層的經濟強勢。

據瞭解,這批打工「貴族」以過往在美加留學深造者為主,本來就活動於行業圈內,而且由於有很強的科研、技術能力,通常是大公司技術骨幹為主,如在金融業中主要身居數學分析的高層位置,行業分布主要在於IT、工程、金融、科研、醫療、法律等行業,但他們普遍都很低調,社會活動參與性不強,新移民也較少能涉於他們的圈子中,所以溝通並不多。他們的聚會通常是同行間自娛自樂的私人聯誼活動為主,並不像很多華人社團一樣願意曝光。

比如最近加中金融協會舉辦聖誕聚會,衣香鬢影,美女如雲,顯示出大陸移民豪華聚會的一面。據協會副會長王體介紹,此成立才3年的協會,會員100多人,主要就是以Bay街金融區大陸背景的高級人員為主,其中有些年薪達到逾50萬元,大部分都有逾10萬元年薪,協會是以俱樂部式的同行會員聯誼為主。但據悉他們的活動常會吸引不少想「攀高」者參與。另外還有一批可稱「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富有商人、投資移民,他們故事有時傳得很多,但公開活動極少,他們大多是自己圈內組成如同私人俱樂部式的小團體,活躍於高爾夫球場等,甚少與外界交往,自娛自樂,關心的話題都集中於商場,而且經常返回大陸打理生意。據旅行社方面的消息,這批人是中加航線上商務艙最佳客源。

坐在一起沒話說

如果從人數而言,現在生活未安定或者找不到原本專業發展的新移民仍是大多數,他們多數沒有經歷過北美大學深造,也沒有生意圈、職業圈乃至交際圈,更氪舐揭潑窬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