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老人家也「走後門」

「走後門」是文革期間與知青上山下鄉密切相關的一個社會問題。從上山下鄉運動一開始,走後門現象就如影隨形般地相伴始終。大量的幹部子弟,包括被解放的老幹部和造反起家的各級革委會新貴,紛紛為自己的子女親友謀求招工、招干、參軍、上大學等逃避上山下鄉的門路。百姓稱之為「走後門」。

  文革期間百姓對於「走後門」,絲毫不亞於當今對腐敗的痛恨。相映成趣的是,當年中共中央對於走後門現象,也是如同今是對於腐敗現像一般,三令五申卻愈演愈烈。更令人深思的是,這兩件事都沒有被當做首要的大事來抓。

  一九七四年初,「四人幫」借批林批孔運動大批走後門,利用他們掌握的宣傳媒體大造聲勢,報紙上不斷見到幹部子弟走後門參軍或上大學的報導,最為典型的是一個叫鐘志民的高幹子弟,利用其父的大名,頂替掉一名青年農民的名額參了軍並入了黨,然後又通過其父的一個電話,便堂而皇之地以現役軍人的身份跨入南京大學的校門,成為光榮的「工農兵大學生」。可是,這位鐘同志經過鬥私批修,提高了思想覺悟,在上大學近兩年時,毅然提出申請退學,用實際行動反擊走後門的不正之風。本來,學校方面是不同意他退學的,事情捅到江蘇省委,省委也不批准。誰知此事被江青同志知道了,於是乎文章大作,《人民日報》也刊登了鐘同志的退學申請報告,鐘志民由此成為反潮流的英雄,由此引發了一連串幹部子女退學之風。批「走後門」的浩大聲勢在當時是深得人心的,不少幹部為此受到批評或批判,鐘志民式的先進榜樣層出不窮。

  可是,大批走後門歪風的這股風,後來卻漸無聲息,不了了之了。更令人不解的是,剎住批走後門這股風的,不是別人,正是咱們的最高統帥。老人家在一個批示中寫道:「開後門來的也有好人,從前門來的也有壞人。」又道:「現在,形而上學猖獗,片面性。批林批孔,又夾著走後門,有可能沖淡批林批孔。」老人家出手制止了本來準備下發的批走後門的文件材料。

  1975年5月3日,老人家召集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員開會,在會上做了他一生中最後一次長篇講話。在講話中,他又一次批評了四人幫批林批孔還要批走後門,搞「三箭齊發」。 他說:

  「走後門這樣人有成百萬,包括你們在內。我也是一個,我送幾個女孩子到北大上學,我沒有辦法,我說你們去上學。她們當了五年工人,現在送她們上大學了,我送去了,也是走後門,我也有資產階級法權。我送去,小謝不得不收,這些人不是壞人。」

  講話中提到的「幾個女孩子」是何許人也,俺不知道。講話中提到的小謝,是謝靜宜,河南人,文革前畢業,分配在毛身邊擔任機要員。文革中,謝靜宜同遲群一道,作為8341部隊派出的軍宣隊,進駐清華大學,擔任該校的黨委副書記,後來又成了中央委員、中共北京市委文教書記。

  中共中央根據老人家的指示,發出通知,說是要抓好批林批孔運動,把走後門問題「放在運動後期妥善解決」。此後,因為偉大的文化大革命始終未能進行到底,所以誰也說不准什麼時候才算是「運動後期」,走後門之風也就越吹越盛,大家習慣了,也就見怪不怪啦。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