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手機陸續登陸 是親情紐帶還是成長障礙?

近日,我國兒童通訊市場殺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以「貝貝通」系列為代表的兒童手機陸續登陸廣州、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儘管這種兒童手機的一些特殊設計適應了孩子的生活習慣,但是,新型的兒童手機卻讓家長心裏七上八下,不知道它對孩子的成長是喜是憂……

  儘管這樣一款專為孩子設計的手機,一面市就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歡迎,但它出現後,社會各界對其作用、影響、價值等問題的看法卻不盡相同,持肯定、否定態度的「論辯」雙方各執一詞。

  正方觀點:

  兒童手機是「朋友」

  正方代表:孩子、家長、設計人員

  孩子:我就喜歡

  活潑、好奇是孩子們的天性,因此,面對這種既可愛、好玩,又可以隨時隨地跟爸爸媽媽、老師、小朋友取得聯繫的「自己的」通訊工具,大多數孩子都覺得它是 「糖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一位胸前掛著多彩的「兒童手機」的小學生回答說:「我喜歡它,因為有了它我就能夠讓爸爸媽媽知道我在哪裡,也能知道爸爸媽媽在哪裡,下課時我還能跟媽媽說話。」

  家長:保證安全

  現在,快節奏、高密度的生活大大壓縮了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孩子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獨自上學、放學,這讓眾多的爸爸、媽媽們感覺到了一絲憂慮,但兒童手機的出現卻讓這些爸爸媽媽鬆了一口氣。

  家住宣武區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孩子的安全無疑是家長最在乎的事。有了這種手機,我們就可以準確地知道孩子外出時,特別是上學、下學路上的情況。如果孩子放學後沒有按照正常的時間到家,我們起碼多了一條瞭解孩子位置的途徑。應該說,給孩子配手機對我們還是很有幫助的。

  設計者:加強親子溝通

  在談到兒童手機的設計初衷時,東信市場部相關設計人員表示,給孩子設計一款適合他們使用的手機,正是要解決家長和孩子溝通不暢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手機,家長可以隨時掌握孩子的動向,隨時對孩子進行關心和問候;當孩子遇到問題時,也方便隨時隨地求助父母。用這樣的方式,不但延長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時間,變換成了一種孩子喜歡、家長易學的溝通方式,也在心理上拉近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距離。

  所以,兒童手機不僅僅是一部手機,希望它能成為孩子和父母之間親子關係的紐帶。其實,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孩子活潑好動、自製力差,拿著手機聊天而影響學習。不過,孩子的專用手機特別設計了限制呼入、呼出和限制簡訊接受、發送的功能。家長可以在SIM卡裡預設號碼,以防孩子因為好奇,無休止地撥打電話而造成巨額話費,或是影響學習。

  

(北京娛樂信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