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可能有天然抗愛滋變異基因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愛滋病分子病毒學專家朱托夫,針對深圳長期有愛滋病高危險行為卻未感染愛滋病毒(HIV)人群追蹤發現,部分中國人體內可能存在天然抵抗HIV的變異基因。

廣東南方日報報導,身兼聯合國愛滋病總署專員的朱托夫在廣州表示,今年9月他在美國「傳染病學雜誌」發表一篇論文指出,他所領導實驗室對美國一萬名同性戀者進行十年跟蹤研究,結果發現有近一百人雖和愛滋病人長期保持無安全措施性關係,但始終沒有感染HIV,被定義為「長期暴露不感染者」。

朱托夫解釋,人體樹突狀細胞(簡稱DC)的表面分子 (DC-SIGN)及相關分子DC-SIGN(R)是HIV進入人體的載體,但變異的DC-SIGN就無法將HIV帶入人體。而「長期暴露不感染者」的 DC-SIGN或DC-SIGN(R)發生基因變異,不再具有抓獲HIV功能。

科學家還發現,變異的DC-SIGN不會抓病毒,也不會抓細菌,可能具有抗SARS、B肝病毒、結核病細菌等作用。

朱托夫認為,目前抗愛滋病藥物能控制病毒但無法徹底清除,而抗HIV變異基因的發現,可為愛滋病藥物找出預防研究方向,例如研製出模仿DC-SIGN生物功能藥物,放置在陰道、直腸等愛滋病毒常見入口處,當進行高危險行為時,HIV無法找到載體進入關口,便直接排出體外。

報導說,朱托夫實驗室與暨南大學愛滋病基因與疫苗研發中心、廣州市傳染病院、深圳市傳染病院,合作啟動「中國人群HIV/AIDS相關基因多態性分析和抗性基因篩選」項目。

結果顯示,除了這兩種已知變異基因,中國人很可能有自己新的變異基因,目前這項研究仍在進行中。


中央社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