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開深埋地下的秦陵之謎
千百年來,有關秦始皇陵的傳說紛紜而又神秘。如今全面勘測終於告一段落,部分陪葬坑的試探發掘也已收尾。秦始皇陵考古隊隊長段清波總算可以坐在窗前,細細回味近幾年來的挫折和喜悅,勾勒秦王朝不為人知的畫面--秦始皇的地宮是否真的存在?
秦始皇的地宮是否真的存於封土之下,兩千年來眾說紛紜。歷史上不可勝數的記載和傳說讓秦陵地宮成為千古之謎,並且頭緒越來越複雜。有人推測封土下並非真正的地宮所在,更有人臆斷他的墓室在南部的驪山裡。當然,多數人還是認為墓室就在封土之下。但是,所有的說法都只是推測而已。
結束推測的時間始於2002年11月,中國地質調查局與陝西省考古研究所開始聯合對秦始皇陵區進行物理探測,這一課題被列入國家「863」高科技計畫。
本次探測動用了重力法、磁法、電法、放射性法、彈性波法、核磁共振法、地溫法、測汞法等8大類22項物探手段。結果顯示了由於地宮開挖後回填夯土引起的明顯重力異常等現象。
同時,考古工作者在厚達四五十米的封土堆上艱難地用洛陽鏟持續勘探,以傳統方法驗證高科技手段在秦陵的應用。所有勘測結果都表明,秦陵地宮就存在於現封土堆之下。
如今,無可辯駁的數據為我們勾勒出秦陵地宮的精確形制。當初開挖的墓壙(坑穴)主體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45米,開挖範圍和墓室均呈長方形;在墓壙邊沿建造有一圈巨大而且精細的夯土宮牆,高出地面竟達30米,頂部距封土表面最淺處只有1米左右。這一圍繞墓室筑就的細夯土牆,在所有其他陵墓中從未發現過,無疑是秦始皇陵的一個創舉。更令人驚奇的是外牆面的9級台階上(每級寬2米),都鑽探出殘瓦碎片---難道埋入土下的牆側台階上,竟然還修建了9圈長廊?
如此龐大的地面建築竟會藏在封土之下
《漢書》曾載秦陵「下徹三泉……中成觀游,上成山林」,其中「中成觀游」始終讓人不知所云。如果封土之內有9圈廊房或者其他建築,以便讓秦始皇的靈魂參觀遊覽,那麼古人的記錄就言之成理。若不是鑽探發現殘瓦,誰又能想得到如此龐大的地面建築竟會藏在封土之下。
從墓壙外要經由墓道進入地宮,根據西漢以前陵墓的考古經驗和「端門四達」的理念,只有至尊身份的人才使用四條墓道,過去所有專家都相信秦陵地宮至少有四條墓道,而且每側還不止一條。但經過遙測和考古鑽探確認,地宮只有東西兩側各一條墓道,而南北兩側尚未發現類似結構。這一結果完全出乎我們的預料,因為最有資格使用四墓道的秦始皇陵,竟然只有兩條。
百裡外的巨石承擔起地宮墓頂的重壓,水銀造的百川江海和土石機弩一起,阻擋著盜墓之徒的入侵,秦陵地宮得以在兩千年後依然完好無損……
通過物探遙測,我們的目光終於能夠深入到地宮核心。秦始皇的墓室東西長80米,南北寬50米,空間高度15米,墓底距離封土頂72米。墓室或墓道的頂部可能為青石結構,這種石材明顯不同於陵墓南側驪山上的石質,也不同於封土堆中夾雜的自然石塊,卻與距秦陵六七十公里外的渭北諸山一帶的石灰岩相同。晉人潘岳在《關中記》中的記載得到了驗證:「驪山無此大石,運取於渭北諸山。故其歌曰『運石甘泉口,渭水為不流。千人唱,萬人相鉤。』」但我們現在還無法想像墓頂寬達50米的跨度當年是如何解決的。要知道兵馬俑陪葬坑中使用的青磚表明,當時的工匠尚不清楚兩磚之間需要錯縫這一關鍵技術,至少錯縫技術還沒有成為每個工匠都必須掌握的基本常識。
巨石、水銀和土石機弩一起,阻擋著盜墓入侵
至於墓室內部的細節情況,我們至今還知道得不多。不過關於史料中記載的秦陵地宮裡水銀造的「百川江河大海」,這次物探結果再次給了我們信心---秦陵地宮中的汞含量的確高得異常。能流動的水銀百川江海,不僅可以讓地宮中富麗堂皇,還能夠有效地防腐防盜。高濃度的汞蒸汽一旦被人體吸入,輕則肌肉癱瘓、精神失常,重則一命嗚呼。在重重機關和強弓弩箭之外,不知秦始皇及其工程師是否就是將水銀江海設計為另一重防盜設施。不論怎樣,兩千多年來這些防護陷阱好像一直沒派上用場。
司馬遷、班固等古人告訴我們,項羽入關中以後,一把大火燒燬了秦始皇留下的所有宮殿建築,又大肆搶奪秦陵地宮中的珍寶, 30萬兵力30日都沒有運完;又有傳說因為羊鑽入秦陵的洞穴,牧童打著火把找羊時失火燒了地宮的棺槨寶藏;還有史載東晉十六國時代的後趙國君石季龍和唐末的農民起義領袖黃巢都曾盜掘過秦始皇陵。近幾十年,人們依然關心秦陵地宮是否真的被盜。全面勘測後,我們發現周圍陪葬坑中,項羽時代焚燒破壞的痕跡著實不少,但封土堆下的地宮卻完好無損,至今尚未找到大規模盜掘的有力證據。
看來深入地下數十米的地宮足以防患盜掘的人禍,但天災的破壞和時間的力量永遠考驗著秦陵的核心。尤其秦陵南部是山洪經常爆發的區域,多層的地下潛水時刻威脅著地宮的安全,何況《史記》中明明白白地寫著秦陵是 「穿三泉」而建的。幸好這次物探資料表明地宮的墓室尚未坍塌,也沒有進水。而所向披靡的洛陽鏟有力地穿過歷史塵埃,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這要歸功於一套地下的大型水利工程。
地下阻排水系統,讓全世界所有的工程專家都嘆為觀止
秦陵地區的地層中存在有多層自東南向西北流動的地下潛水。因此在地宮修筑過程中遇到的最大一個困難,就是當下挖至潛水層以後如何排導多層的地下水,而且還要考慮地宮建成後的防水措施。此次勘探出的一套地下阻排水系統,讓所有的難題都迎刃而解,也讓全世界所有的工程專家都嘆為觀止。聯想到同時代都江堰、靈渠等同樣有如鬼斧神工的水利工程,我對秦帝國建設者的高超智慧欽佩不已。
這組地下阻排水系統隨陵園的自然地勢而精心布設,可以看出當年的設計者和施工者,對陵區地質狀況的瞭解已達到相當程度,並具備極為高超的測量技術。將近繞陵一週的阻排水渠,環行在高低不平的地貌上,渠底的水平掌握需要測量得非常精確。勘探表明阻排水渠的底面高差在1米左右,這樣則保證了渠中的水能夠按照設計意圖流向一處,排出陵園。後來選用青膏泥作為前段下層的封堵材料也十分高明,而且所用的青膏泥之多、夯層之厚,確乎超出想像。僅此一個秦陵地下阻排水系統,就足以充分說明秦代大型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技術已臻化境。
這一系統的功效讓人十分滿意。地宮的建成本身就說明瞭排水系統的成功。而阻水系統,更是經歷了2200多年的時間檢驗。此次物探中,利用自然電場法和核磁共振法測出,在所推斷的墓室和地宮範圍內為不含水區,而阻排水渠外側(南段之南)的相同深度為含水區,從而證實這個地下阻排水工程迄今仍然在發揮著作用。
與之呼應的是地上排水系統。在陵園內不論是牆腳樓旁、封土周圍,均列有整齊的排水管道,形成一整套縱橫交錯的地表排水設施。它們能將生活用水、地表雨水迅速排到地勢低窪處,並引向陵園外。陵園外的防水工程乃是驪山山麓前筑就的防洪大堤,以防範源自山間的洪水對陵園的破壞,時至今日它依然高高隆出地面,長久以來被當地人稱為「五嶺」。
(據《中國科學探險》)
- 關鍵字搜索:
-
剝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