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教授傅高義:日本應更積極面對歷史問題

哈佛大學教授、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21日在此間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中國、美國和日本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是保持東亞地區和平和繁榮的主要力量。

日本過戰敗日:有人要為侵略翻案 有人呼籲和平

  作為美國中國學研究代表人物之一的傅高義認為,從1971年到1989年這18年間,中、美兩國領導人打破堅冰開始合作,而日本為了爭取在中國的商業機會而開始積極改善同中國的關係,三國關係進入了一段「黃金時期」。但在這個階段的末期,3個國家間事務的決策制定開始變得複雜。冷戰的結束和1989年後中美關係降溫首先改變了此前3國關係的格局。1992年以後,日本派遣軍隊參與維和軍事行動並擴展防禦邊界,讓中國開始擔心日本重整軍事實力的可能性。中、日兩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問題上立場不同,也使得兩國民間產生了一定的對立情緒。目前,中、日兩國政府和民間的交流和聯繫十分密切,但是歷史遺留問題仍然對中、日關係構成一定影響,不利於本地區的穩定和發展。

  傅高義建議中、日兩國學者應該以「直率和誠實」的態度研究和正視歷史,增進討論交流。他說:「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經侵略過中國的國家,日本在面對這個歷史問題時應該採取更積極的態度。」他認為,儘管日本政界有一些人為「二戰」中的行為道歉,但還「遠遠不夠」,應該「詳細承認並面對具體事情」。「不解決歷史問題就無法走向未來,大家應該在承認歷史情況的基礎上,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開誠佈公地解決問題。」傅高義說。他還說,東亞地區的和平和穩定離不開中國、美國和日本3個國家合作處理共同事務,「3國關係對於亞洲的未來舉足輕重」。

新華網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