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媒體看中國反美聲中的留美風潮

中國大陸自共產黨建政到上世紀70年代,與西方民主社會基本上完全隔絕,直到毛澤東晚年這種情形才開始改變。從1980年代始,留學西方反而成為時尚,而以赴美留學最為熱門。雖然如此,由於媒體導向,大陸民眾普遍對美國沒有太多好感。紐約時報日前發表了「愛我們的科技,也要愛我們(的理念)」的新聞評述,分析了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的矛盾心態及價值取向的誤區。

友美-反美-聯美-仇美的怪圈

中美在地球的兩側,從地緣政治學角度考慮則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歷史上美國雖然也曾參與八國聯軍侵略中國,但隨後將戰爭賠款回施於中國,建立醫院和學堂(現協和醫院和清華大學的前身)。民國時期中美關係一直很密切,日本侵華期間美國更是給中國提供了大量的援助,美國的參戰導致了日本的投降。中共奪取政權後將意識形態置於國家利益之上,趕走了留在中國想「重新開店」的美國大使,並且在朝鮮和越南與美國兵戎相見,並且一直稱美國為美帝國主義。毛澤東晚年意識到應該聯美抗蘇,中美關係才慢慢走上正軌。鄧小平胡耀幫主政期間,中美關係更是進一步改善,美國人民也被視為中國人民的朋友。

六四事件以後,中國官場貪污腐敗成風,社會矛盾日益突出,中共再次將美國描述成敵人,以挑起民族主義,從而轉嫁矛盾維護統治。在中共一言堂的宣傳下,普通民眾對美國多少都有些敵意,以致9-11恐怖事件發生後,中國大陸一片叫好聲,有人甚至放鞭炮慶祝。

伊拉克戰爭爆發後,中國媒體選擇性地報導戰爭的負面影響,對美國使用昂貴的精確制導導彈減少平民傷亡隻字不提。另一方面則將獨裁者薩達姆描述成抗美英雄,對其曾經使用毒氣殺害無辜百姓,執政期間造成數十萬伊拉克人非正常死亡的事實也很少提及。這使得中國的老百姓以為美國在伊拉克進行毫無人道的屠殺,以致在仇恨美國的同時產生道義上的優越感。

留學美國浪潮不受宣傳影響

一個很有意義的現象是官方媒體刻意造出的仇美的情緒似乎沒有影響人們爭赴美國的心情,美國依然是人們心中的樂土。中國的一些知識界人士則一直對中美關係保持著清晰的認識,沒有受官方宣傳的影響,他們堅持認為美國反對中共的獨裁專制有益於中國的發展和中國人民的長遠利益。美國先進的科技,完善的制度和寬容的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們,包括許多中國的優秀學子。當然有一部分人選擇留學或移民美國,是為了遵從「危幫不入,亂幫不居」的古訓,因為他們認清中共的本質從而選擇背井離鄉,離開這是非之地。

中國的反美更多地被解讀為一種姿態或者策略,所以不可能有實質性的內涵,中國的經濟發展也依賴於美國的技術和投資。新加坡資政李光耀曾對紐約時報記者托馬斯-弗雷特曼表示,中國和印度這樣的國家不會真正反對美國,因為美國是它們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的源頭。

簽證緊俏,申請人出「怪招」

面對世界各地爭赴美國的風潮,美國政府加緊了對簽證發放的控制,尤其是9-11事件以後,基於國家安全理由拒絕給予簽證更是司空見慣。另一方面,為了獲得簽證,中國學生也絞盡腦汁想方設法以打動簽證官員,並及時利用網際網路聊天室交流經驗教訓。

紐約時報報導的一個小故事很能說明問題。某日一位領事面試了幾十位申請人,幾乎都說要去美國「當教授」,終於有一個年輕人說他留學美國是為了學習「造更好的假肢」,因為他母親因殘疾而使用假肢。這位領事長吁一口氣,愉快地告訴這位年輕人,「准簽,這是我一上午聽到的最好的故事」。這消息在網際網路上不脛而走,第二天來申請簽證的人幾乎有一半都說要去美國「給母親造更好的假肢」。

留學要義乃學習制度及價值體系

美國不僅科技發達生活富裕,更重要的是她帶來民主自由的希望,所以她才成為人們心中的樂土。但是現在有一些人留學美國,純粹是為了學習技術,而不是認同美國的價值觀。美國一位前任駐北京外交官曾經說過,「他們(指留學生)只想從我們這兒撈點好處,而不是和我們走到一起」。

留學美國和其他西方發達國家,學習其「船堅炮利」當然也是一個主要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學習西方國家完善的政治經濟制度和人本主義的價值體系。著名經濟社會學家,暢銷書《中國現代化的陷阱》作者何清漣女士曾經指出,當前在美留學的部分大陸學生,依然用極權統治下的方式思維,只是為了學習技術而忽略了更為重要的價值系統和思想層面的東西,把中共和中國混為一談,容不得批評中共的言論,以這樣的心態留學是舍本逐末了,有買櫝還珠之嫌。

一讀者推薦(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