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聞兩項「吉尼斯」

中國人對於「吉尼斯」,似乎有十分的熱情,這也許同國人嗜好一個「最」字有關--月餅做得最大,要報吉尼斯;頭髮留得最長,要報吉尼斯;粽子包得最重,要報吉尼斯;便是挨餓的時間最久,也要去報吉尼斯--吉尼斯在中國的走紅,當然與咱們的國民性不無關係,但林林總總的「最」,都不過是飯後茶餘的笑談和「吃飽了撐的」無聊,可以不必介意。然而最近的兩項「吉尼斯」,出現在中華大地上,卻令人震撼。

  一是5月26日,吉尼斯世界記錄組織來到中國某地,向那裡的××湖高爾夫球會頒發了吉尼斯證書,認定這個××湖高爾夫球場,以180洞10個球場的規模榮膺全球第一大球會,稱這項世界記錄,是「中國高爾夫的驕傲」、是「世界高爾夫的一個奇蹟」!

  世界高爾夫之「最」,沒有出現在經濟發達的歐美,也沒有出現在耕地遼闊的澳洲,而出現在世界經濟實力排位靠後、幾千萬人尚未脫貧,而且人均耕地只及世界平均水平40%的中國,這果真是「奇蹟」,但絕不是「驕傲」。中國的高爾夫球場,究竟有多少?據新華社說,已建成近200個,在建70個,以一個18洞球場佔地2000畝算,要佔地48萬畝;又據光明日報稱,已建成176個,在建或即將完工500-1000個,佔地已達上百萬畝。統計口徑不同,但均屬「不完全統計」。至於與高爾夫「配套」的五星級酒店、國際會議中心、高爾夫會館,以及「環高爾夫」的高級別墅、豪華公寓,就更是難以丈量了。全國數以百千計的高爾夫球場,要佔用多少良田,揮霍多少耕地,這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加上高爾夫場上的錢權結交、高爾夫場下的黑箱操作等等,「世界第一高爾夫球場」在中國的誕生,以及星羅棋布的高爾夫球場的雨後春筍,說它是中國的「驕傲」,還不如說是給我們敲響了一記警鐘!

  高爾夫而外,其實還有一項吉尼斯,雖然尚未「申報」,也未獲吉尼斯總部的「證書」,但已是人所皆知,這便是咱們的「開發區」,其數量之多,面積之大,佔地之巨,浪費之甚,也堪稱一個吉尼斯。中國有多少開發區呢?據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言,現有3000多個!這還是清理撤銷了3000多個以後的存量!仇保興痛心疾首,說是「各種各樣的開發區,累積已超過中國祖祖輩輩建成的全部城鎮用地面積的總和;40%的開發區,開而不發,造成大量土地閑置」,這當然不是中國人的「驕傲」,但卻不幸造成了社會發展史上令人痛心的「奇蹟」!

  面對上述兩項「吉尼斯」,我們應當警醒--我們只知道,中國的耕地,本來不寬裕,原本佔世界總量7%的中國耕地,要養活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13億人民;但我們很少有人知道,自1996年到2003年,中國的耕地面積又銳減了一億畝,平均每年減少1429萬畝,超過兩個海南省的耕地,現在中國人均耕地只有1.43畝,還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40%!如果我們再不勒馬,再去繼續創造例如高爾夫、開發區那樣的「吉尼斯」,我們將到哪裡去找飯吃,子孫將何論生存空間!但願國人能夠聞「吉」而醒,舉一反三!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