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電影節:中國人來了,卻一無所獲
德國之聲消息,戛納電影節的大舞台上,中國(包括香港)的大腕導演和影帝影后們呼風喚雨,風頭出盡,但是在大戲的最精彩時刻,聚光燈下卻沒有了中國電影的影子。「新蘇黎世報」總結戛納電影節的評論文章用了這樣的標題:中國人來了,卻一無所獲。新蘇黎世報的評論說,「王家衛新作《2046》中的科幻敘事向度讓人感到困惑,它在一定意義上構成了影片男主人翁-一名作家的故事框架。這位作家聲稱寫的是未來,但是卻一直沉湎於過去。2046是《花樣年華》中一個碰巧出現的旅館的房間號,也作為一個年份是一個時光旅途的起點和終點。」 2046年正好也是鄧小平許諾的香港「五十年政策不變」的終結一年,但是王家衛矢口否認他的這部電影有什麼政治寓意。
新蘇黎世報對王家衛影片的攝影風格褒獎有加。文章說:「王家衛和他的攝影師杜可風再一次製作了一部美輪美奐的電影。影片是一曲由紅色、金色和綠色元素編織成的輓歌,與影片的感情基調形成一種尖銳的不和諧。故事裡的人物徒勞地嘗試用喃喃的粵語將這種情感表達出來,但結果卻是彷彿徹底顛覆了劇中反覆出現的貝利尼歌劇《諾爾瑪》中的『貞潔女神』詠嘆調。
歐洲的歌劇也的確是故事的起點,因為最初的劇本顯然受到歌劇『蝴蝶夫人』、『卡門』和『唐何塞』的啟發。五年的影片拍攝過程中先後將上海、香港、澳門和曼谷作為拍攝地點,但是在影片中卻看不到這些城市的影子,故事的空間是一個虛幻的想像的空間,期望、拒絕、回憶和失落就在這個空間裡得到演繹。」
文章暗示,王家衛為姍姍來遲而給出的後期製作時間不足理由可能是藉口或者是一種策略:「《2046》最後連一個安慰獎都沒有得到,對有些人來說是一個公正精神的體現。實際上,電影節組委會對王家衛報送影片的拖延一再容忍,這本身已經很不尋常了。因此而帶來的節目的調整使得看上去極為自信的王家衛成為了媒體注意的中心,同時,影評人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在首映式後對影片提出批評。一位法國製片人對著名的好萊塢電影『綜藝雜誌 Variety』說,電影節的送片期限早在幾個月前就公布了;不過對於王家衛來說,提交一部半成品似乎也無所謂,他以前就這麼幹過好幾次。」
文章認為,這次戛納電影節上,動作片導演杜琪峰才是真正的香港電影人的代表,他的非參賽影片「大事件」吸引人的地方並不是那些沒完沒了的、玩噱頭的槍戰和警匪打鬥鏡頭,而是對大都市生活空間的把握。另外,影片中的綁匪在綁票家中做飯的場面在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的《好傢伙》已經有過樣板。
文章最後提到了張藝謀送來的觀摩影片「十面埋伏」:這部歷史題材的功夫片「在某些方面與『英雄』有相似的地方,但是慶幸的是沒有了為藝術而藝術的彫琢,雖然其中的舞蹈設計精美無比,在兩個多小時的影片中格外搶眼。影片結尾片段中武士在變換的四季中打鬥的鏡頭非常漂亮,在竹林中的『空中飛人』搏鬥也是武打片類型中最經典最出色的鏡頭。」
- 關鍵字搜索:
-
戛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