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胡少江:經濟過熱和政府的作用

 2004-05-09 06:0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今年以來,"經濟過熱"這個詞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中國媒體。兩個月前的兩會期間,不少看政府眼色行事的中國經濟學家們還在那裡羞羞答答地就中國是否出現" 經濟過熱"的問題咬文嚼字。有的說,經濟發展是正常的,不存在過熱現象;有的說,只是有過熱苗頭,僅需要防止過熱而已;也有的說,總體沒有過熱,只是局部過熱。到了四月中旬,國家統計局發表的公報證實,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高達百分之九點七;其中固定資產的投資增長率竟然高達百分之四十三。尤其實今年前兩個月,在製造業的三十個行業中,有十六個行業投資增幅超過百分之一百。其中鋼鐵工業投資增長百分之一百七十三,建材行業增長百分之一百三十七。顯然中國經濟的過熱已成事實。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黨和政府機構一起出動,不斷地下發文件,宣布措施,力圖制止經濟過熱的局面繼續蔓延。

任何國家在任何經濟制度下,在能源和生產資料的市場供求嚴重失衡的、生產資料價格急劇上漲並開始帶動消費品價格高速增長的情況下,中央政府出面採取措施冷卻經濟是十分必要的。因為聽任經濟過熱,將會惡化產業結構、降低經濟增長的質量、增加經濟運行的潛在風險。尤其是在中國,如果經濟在不久的將來不得不因過熱而出現緊急剎車現象,銀行的壞債勢必增多,失業的隊伍也將擴大。但是在當前中國政府制止經濟過熱的時候,人們不能忽視兩個重要的問題:一是政府在經濟過熱中形成中的作用;二是政府在制止經濟過熱中的功能。

在真正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的運行也存在著冷、熱週期。投資者對未來市場前景的預測很難做到十分精確,這是因為他們對信息的把握常常是不充分和不及時的。當投資者的預測和市場的實際需求出現差距是,經濟就會出現或冷或熱的現象,就會引起市場的波動。但是"過熱"這個詞卻通常很少用來形容市場經濟。這個道理不難理解,因為過熱就是大量浪費性投資的存在,而真正市場經濟的主體投資者是精心看護自己錢袋子的私人投資者,他們是不會輕易地讓自己的資本的經濟過熱中燒為灰燼的。經濟稍有發熱,投資者立即會變得十分謹慎。他們對政府通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對市場的調節十分敏感。但是中國的情形則不同。只要看一看那些導致經濟過熱的投資領域,就不難看到基本上是那些只有政府才有能力興風作浪的資本密集型行業。例如鋼鐵、化工、電力、城建等等。有的甚至直接就是政府壟斷的行業。不僅如此,投資這些行業所需要的大量資金更是直接來自於國有銀行,而只有政府才有力量去影響國有銀行業對這些行業發放貸款。所以說,中國各級政府實際上是經濟過熱的始作俑者。

從政府制止週期的調控措施來看。中國與真正的市場經濟國家也是大相逕庭。通常市場國家的政府對經濟的調控主要是通過市場來進行的。那就是,政府通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來影響市場,當市場需求對政府調控作出反應時,就直接影響到了每一個投資者和消費者。但是在中國,中央政府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常常無法得到市場的響應。這是因為各級政府由於政府官員並不是資金的所有者,他們對國家的各項宏觀調控政策和市場變化的反應常常非常緩慢甚至沒有反應,因此等到大家都認識到經濟出問題的時候,常常已經達到了"過熱"的程度了。這樣一來,政府只好採取各項非經濟的措施來矯正經濟過熱現象。例如,近來中央政府有關部門發布大量文件直接對投資的行業和規模作出限制性規定,並且已經向有關地區和行業派出了各類調查和督察組,中央黨的機構和政府甚至使用政治動員和黨紀處分來約束那些不執行中央指令的地方官員。但是,他們這樣做的時候,在制止這一次經濟過熱的同時,也強化了政府干預經濟的功能;而這樣一來,又為下一次的經濟過熱直接埋下了一個伏筆。

(RFA)(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