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為中國留下一條自由奔流的河流

怒江是我國剛剛獲準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三江並流」中的大河之一,發源於唐古拉山南麓,流經西藏、雲南,通過緬泰邊境入安達曼海,是一條國際河流。怒江峽谷的險峻與雄奇勝於世界上許多著名的大峽谷,只是尚未被世人瞭解。它是地球陸地表面最險峻的地區,而且全流域原始生態環境保存基本完好,尚無一處工程,並且,許多深山密林還沒有人類的足跡。

  然而不久的將來,這一切可能就要成為歷史和美好的回憶。國家電力公司所屬的華電公司正計畫在怒江建一個龐大的13級梯級電站,裝機容量2100多萬千瓦,年發電量一千億多度。儘管在9月3日和10月20-21日分別在北京、昆明兩地召開的 「怒江流域水電開發活動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專家座談會」上,與會的很多科學家從多個方面對此提出了強烈反對,但是部門利益和打著「經濟發展」旗號的人還是佔了上風,怒江已經危在旦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今年9月剛剛開始實施,很多環保人士還曾把它的誕生看作是公共參與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決策的希望,可是現在就是有人或有部門能夠特事特辦,置國家法律於不顧,為了所謂的發展和幾十億的可能效益而毀掉一條美麗江河。

  就在世界上很多發達國家意識到水壩對生態環境的危害,以及普遍達不到預期發電能力的問題,紛紛拆壩的同時,中國卻在熱火朝天地在每一條可以利用的河流上建設大中型水電站。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水壩最多的國家,從1949年到 1990年,共建水壩達8.6萬座。按世界水壩委員會大型水壩的標準,中國約有2.2萬個大壩,佔全世界大壩總數的45%。目前,只有怒江和雅魯藏布江上還沒有任何大壩阻擋自由的江水奔騰而下。偌大的中國只有兩條大江完整的留下,這已經是很大的遺憾了,可是現在我們可能連這個都不能留給子孫了。自從國家電力公司拆分為 5大電力公司後,各個公司加緊搶灘,到處跑馬圈水,怒江也可能要成為「能源開發』的囊中物,重蹈那些曾經美麗的江河的命運,被攔腰斬上幾刀了。

  華電公司計畫在怒江上游的馬吉建設龍頭水庫,其中包括建造起一個300米高,據稱全世界最高的水壩。蓄水後,將淹沒大片的沒有人煙的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但時至今日,所謂的環評人員仍沒有對這一地區的物種資源和生態系統做任何調查。同時,怒江是6-8級地震多發區,從地質安全上講,也是不適合建壩的。

  有人說水電是綠色能源,並以此為據大力鼓吹水電。可是,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就會明白水電對環境的破壞比火電更為可怕:

  .由於水壩庫區的淹沒,必然導致天然森林、草地、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的喪失,物種數量的減少和上游集水區的環境退化;

  .水生動植物多樣性的喪失,特別是重要漁業的衰退,下游濕地以及沿河、港灣、比鄰的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由於水流緩慢,從而導致水體自淨能力減弱,水質下降、水污染加重;

  .由於水壩的抬高,從而導致下游土地的鹽鹼化;

  .由於多座水壩建於同一條河流上,大面積的灌溉導致水體礦化度的升高,或是導致耕地的鹽鹼化。

  另外,人們以往認為,水力發電比火力發電具有的一個很大優勢就是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其實並不完全如此。專家們對巴西的一個水力發電型項目進行了具體的案例分析,認為由於植物的腐爛和集水區流入水庫的總「碳」量大於同等規模的火力發電項目。當然,由於水庫的情況不同,其散發的溫室氣體數量也不盡相同。但從總體上說,大型水壩給有關生態系統,特別是物種所造成的影響往往是負面多於正面,有些影響甚至是不可挽回的。

  另外,大壩還將使當地老百姓的生活陷入困境。首先面臨的是移民--他們要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又得不到足夠的補償,將來怎麼辦?那些修壩的人會真的對他們負責嗎?

  以同在「三江並流」區域的瀾滄江為例,位於雲南省瀾滄江中游河段漫灣水電站,是瀾滄江水能梯級開發的第一個干流大型水電站和雲南省第一個百萬千瓦級水電站。漫灣水電站自1986年5月正式開工興建,1987年10月實現大江截流,1993年6月30日第一臺機組發電,因為投資最省而成為中國「七五」「八五」期間的重點水電站建設項目「五朵金花」之一。投資最省很大的一個原因是由於當時給老百姓的補貼是全國最少的,人均還不到3000元。該電站壩高132 米,長418米,壩頂1002米,正常蓄水994米時,水面23.6平方公里。建成後共淹沒耕地6224.51畝(其中,水田 3628.84畝,旱地2595.67畝),林地8507.50畝(含經濟林1043.5畝),荒地荒坡 11483. 14畝,房屋10. 81萬平米,以及各種專項設施等。影響區涉及3個地州(大理、思茅、臨滄)、4個縣(景東、雲縣、鳳慶、南澗)的8個鄉鎮,共25個行政村、114個自然村,共安置農業移民7260人、非農業移民311人。

  國家財政每年可從漫灣電廠獲利1億多元,省財政獲利5000多萬元,所涉及的 4 縣共獲利5000多萬元,漫灣電廠和省電力公司共獲利1.2億多元。應該說,漫灣電站對國家的貢獻是巨大的,但對移民的扶持就顯得十分微弱了。首先前期補償嚴重不足,移民資金的實際支出雖已超出初步設計的數倍,但人均不到80加元,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使廣大移民群眾的財產損失沒有得到合理的補償。而後期發展扶持基金,電站也按國家規定的最低標準,每個移民每年只給400元。

  漫灣建設初期,那也曾是轟轟烈烈,電力公司曾向老百姓宣傳說「漫灣發電之日,也就是百姓富裕之時」。可是十年過去了,實際的情況又是怎麼樣呢?漫灣老百姓的生活並沒有因為電站而好轉,移民遷入新居後普遍面臨生產資源不足的限制,新家與老家相比,土地、森林、牧場、漁業和水資源普遍減少,生計來源變得狹窄而又充滿風險,致使移民生產條件惡化,生活水平下降。他們就守在電站的旁邊,可是卻用不起電。儘管電力公司也承諾發電量的3-5%返給當地百姓,幫助他們以電代柴。說得多麼漂亮,可是誰出錢為這些生活在崇山峻嶺的農民架線輸電,誰為他們購買電器?

  怒江的未來會是怎麼樣?怒江百姓的未來會怎麼樣?西南的河流已經被5大電力公司大大小小的開發計畫佔滿了,她們的命運是不是真的要被這些公司左右?

  華電公司向雲南省承諾每年上交13億的地稅,這不能說不是個誘惑,可是現在的當政者是否想過將來怎麼辦?三門峽的教訓就在眼前。就算是它能按照預期完成使命,退役之後我們的子孫要拿它怎麼辦?我們留下的爛攤子還不夠多嗎?

  在重大工程建設之前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的機制早已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也已出臺。可是怒江建壩的環評工作卻是由國家電力公司下屬的某勘測設計研究院來完成的。自己評價自己的工程,那結論可想而知。如果沒有第三方的環評機構進行評估,這客觀公正何在?現在已經是21世紀,中國政府也在不斷地提倡依法治國。怒江建壩是環評法出來以來的第一個大型的有影響的建設項目,如果不能做到透明、公正、公開,那麼今後《環境影響評價法》是不是要變成一紙空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怒江上建壩會極大地破壞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並流」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最終可能因保護不善而被世界遺產委員會「摘牌」。同時,在怒江這樣重要的國際河流上建大壩,將會給下游國家造成很多負面影響,是有損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形象的。

  我們曾因為大煉鋼鐵、亂砍亂伐等無節制的行為,失去了大片的森林、草原,現在國家花幾十個億來退耕還林、治理荒漠化,做補救工作。山上的禍害完了,我們又看上河流。難道我們非要十幾年以後再後悔,再補救嗎?我們已經看不到李白當年過白帝城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景象,可能我們的子孫連奔騰二字所體現出的那份壯闊自由的場面也看不到了。

  作為有責任感的中國人和中國的環保組織,請盡一切可能發出你的聲音,呼籲社會一起行動,為中國的山河保留下一條自由奔流的江河。也許我們每個人的聲音都很微弱,但是請相信大家聯合起來,就一定會有很大的迴響,就一定能發揮作用!

  如果我們的子孫能有幸看到完整自由的怒江,他們一定會感謝你的!


讀者投書(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