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剪辮運動狂飆突起

1910年冬,在資政院第一屆常會上,議員羅傑、周震麟等分別提出剪辮易服的議案,經資政院議決通過。此事如一聲炸雷,使醞釀數年的剪辮運動陡起波瀾,蔚成一場南起廣東北至黑龍江席捲全國的群眾運動。

自從1645年(清順治二年)清廷頒布剃髮令後,男子剃髮蓄辮就成為滿族貴族統治中國的重要象徵,剪辮被視為叛逆。鴉片戰爭後,經過中西風俗習慣的對比,人們才重新認識到200餘年來的蓄辮習慣不適應近代社會生活的需要。甲午慘敗後,海外華僑為與當地社會同風俗,開始有剪辮行動。暫居海外的華人(主要是流亡的革命者、維新派及留日學生)的剪辮行動,在時間上與華僑差不多,約始於1895年,至1905年前後進入高潮,但在目的上則帶有明顯的反滿傾向。

隨著20世紀初年清政府各項改革措施的出臺,蓄辮與一些新規矩的矛盾越來越大,因此,資政院剪辮易服議決案一旦形成,不管清政府是否批准,民間的剪辮運動已如火如荼開展起來。

廣東是最早行動的省份之一,資政院尚未議決剪辮易服案,當地已成立了「華服剪髮會」:「粵商何樂琴發起華服剪髮會,伍於簪、譚教五、蘇堯臣等應之,贊成者已有多人,訂會章二十條。」並決定於12月31日實行全體會員剪辮。

11月23日,天津廣幫商人首先剪髮,以為商界提倡。其後天津「工商學界實行者幾於無日無之」。至12月初,「京師學界剪髮之事刻已盛行」,至當年年底,京津各界之剪髮者不下數千人。東三省受京津地區的影響,也出現了剪辮運動。至12月中旬,黑龍江「商、學、軍、警各界稍知時務者,均相率剪剃」。

剪髮最熱鬧的,當數風氣最開通的上海。1911年1月15日,由前刑部侍郎、出使美秘墨古大臣伍廷芳發起,上海各界在張園舉行了規模空前的剪辮大會,參加人數據《中外日報》雲有四萬餘人,當日會場「中設高臺,旁列義務剪髮處,理髮匠十數人操刀待割。其時但聞拍掌聲,叫好聲,剪刀聲,光頭人相互道賀聲。園主叔和觀察謂:『自開園以來,未有如斯之盛舉,亦未有若今日來客之擁擠。』」當日剪辮者有千餘人。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