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鈺清晨抵臺 今重建槍擊案現場

(聯合報記者劉麟、辛啟松、蕭白雪/綜合報導) 刑事監識專家李昌鈺博士今天清晨由美國抵達臺北,進行三一九槍擊案的勘驗及監識。陪同他來臺的前「國際監識協會」主席伊斯里,將使用先進的另類光掃瞄器,協助蒐集及監識隱細的跡證。

刑事局長侯友宜今天將全程陪同李昌鈺,上午先赴刑事局聽取簡報,下午到臺南奇美醫院,晚上到現場做槍擊重建,等明天回臺北後,再進入總統府勘驗。

檢方透露,李昌鈺此行將親自勘驗陳水扁總統傷口,連上次美國專家魏契未看到的呂秀蓮副總統傷口,也可望一併勘驗。

檢察總長盧仁發明天將宴請李昌鈺等一行人,感謝他們不遠千里來臺協助調查。

受到綠營人士質疑他政治立場的影響,李昌鈺行前在美國接受媒體記者訪問時,表達了心情的複雜。他說,他覺得冷透了心,真的不想回去,「理智告訴我不要回去□這個渾水,但感情告訴我,假如國家需要你,你要義不容辭」。李昌鈺說,要不是和自己的國家有關,他一定回絕;但本案攸關國家歷史命運,讓他責無旁貸。

他說,陳水扁總統遭槍擊案發生迄今,他收到三千多封電子郵件,包括臺灣檢察總長盧仁發、臺北市長馬英九等各界人士也不斷以電話請他回臺。他感慨,刑事監識科學被如此政治化,世界少有。他強調,「就讓證據說話吧」。

李昌鈺七日在匹茲堡與甫自臺灣返美的獨立監識小組成員魏契碰面,並與另兩位監識專家龐巴和海格舉行視訊會議,討論陳水扁槍擊案的相關證據,經過兩小時討論後,大家都同意「從傷口照片來看,確是三月十九日槍擊案發生當天的傷口」。

李昌鈺並說,凶手究竟是近距離或遠距離射擊,因找不到武器,也找不到火藥殘餘物,很難有答案。他甚至認為陳總統的槍擊案比美國前總統甘迺迪遇刺案還難查。因為甘迺迪遇刺時,他的攝影師拍下了全部案發過程,監識專家知道哪一分哪一秒有槍聲、有幾槍,都可提供聲軌分析;但陳總統中槍,只有子彈、衣服、傷口等證物,資料很少。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