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得發紫」一詞的由來

封建時代的等級尊卑十分嚴格,連服飾穿戴也有嚴格規定。如黃色是皇帝的專用服色,其他人(除太監外)一概不能「染指」。各級官員服飾也不相同,不能亂穿。官職品級不同,衣服顏色也各異。這種制度就是「品色衣」制度。

「品色衣」制度起始於北周,形成於唐朝。宋、元、明、清沿用時,只是在局部作了一些小的調整。就唐代而言,官分九品,三品以上穿紫色,四品深,五品淺紅,六品深綠,七品淺綠,八品深青,九品淺青。著紫穿紅者便是身居高位者,而穿青色衣服者,官卑職微。唐代詩人白居易有「江州司馬青衫濕」的詩句,其中就有遭貶後的官職低微之意。那些穿紅著紫的達官貴人可以經常出入朝廷。於是,人們便以紅色作為發達的標誌,而達到紫色則是位居皇帝之下的高官了。故而,人們常以「紅得發紫」來代替那些官運亨通,仕途暢達的人。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