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肓」一詞的由來

「病入肓」,是形容疾病已發展到無法挽救的地步。這「膏肓」一詞,最早出現於春秋時期。

據說,當時晉景公生了一場大病,久治無效,不得不向西邊的鄰國之君秦桓公求救。秦桓公基於多種原因,馬上派了一位名叫緩的良醫前去治療。

在緩到達晉國之前,晉景公做了一個夢:他彷彿聽到一個小病魔焦急地問:聽說緩醫術高超,我們怎麼躲避呢?另一個小病魔回答道:可以藏在『肓之上,膏之下』。在古代,所謂「肓」是指心臟與膈膜之間的空隙,「膏」,是指心尖處的脂肪,「膏肓」,也就指心下膈上之間。這一部位不能用針灸治療,藥力又難以到達,所以醫治起來十分困難。

緩到晉國後,立即給晉景公仔細檢查了病情,並如實地告訴他:您已病入膏肓,我也無能為力了。晉景公雖然無奈,但一聽「膏肓」二字,馬上聯想到他夢中情景,還是稱讚了他的醫術,並對他予以賞賜。

從此,人們一聽到某某人已經「病入膏肓」,就認為他將不久於人世。但我國古代的醫生們卻不然,他們本著救死扶傷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難終於攻克了這一難關。時至隋唐,醫家便於人的背部第四胸椎兩旁發現了一個叫作「膏肓俞」的穴位。針灸該穴,可使人體康復。到南宋時期,名醫莊綽還就「膏肓俞」專門寫了一本書,名曰《膏肓灸法》,並附有插圖,比較詳細地闡述了該法的功能等等。

時至今日,在醫書中已很少再見「膏肓」一詞,它的出現,倒常常在一些文學著作中。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