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有三件沒想做的事(2)
次說他沒有迫害士子。士子,就是儒生,就是知識份子。有些皇帝就是看不慣士子。他們總是要找士子的碴,小則訓斥,大則治罪,直至砍頭。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是在公元前212年的一大事件,距今已有2200餘年。前些年,有人煞有介事地分析道,什麼輕儒、重儒,什麼法家路線、儒家路線的。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因為儒士們在下邊議論了他。他認為,是譏諷了他。這是對他的大不敬,一怒之下,就親筆圈點了460餘人,在都城咸陽公開處決,以儆天下。儒士們犯的是言論罪。議論的內容涉及到他,他不能容忍,故有此發作,與什麼主義、什麼路線無關。儒士們大可不必為他開脫。前些日子看一本什麼書,書名忘卻了。但書中有一句警世怪言卻記得清楚。有個當代一方諸侯出言不凡地說,知識份子就是賤,你三天不收拾他,他就肉皮發痒。在此鄭重聲明,我引的是原意,不是原話。是的,這些知識份子是有些賤,人家殺了他,他還給人家找理由。什麼主義、路線的。這不是發賤嗎?而且是發洋賤。是舶來品。
其實,秦始皇只坑了460個儒,算不了什麼。一個偉人就這麼說。比秦始皇成績大得多的皇帝,所在多有。而且,因為皇帝的智商絕對地高,殺人的理由也就十分奇特,一般人是難以想像的。明太祖朱元璋,對儒士文人就又利用,又殺戮。他大興文字獄。因為他當過乞丐式的和尚,雲遊時也許被人罵過盜賊,而且自己雖然當了皇帝,也感到不大理直氣壯,所以,對有些字眼非常敏感。比如,「賊」、「寇」、「光」、「生」等字,他都怕聽。朱元璋有喜慶的日子,讓人們呈表祝賀。這些賀表都出自各地學校的名儒之手。賀表上都是一些頌揚吹捧的語句。但是,誰也想不到,這些頌揚吹捧的語句居然也出了毛病。如「垂子孫而作則」、「作則垂憲」、「建中作則」,他雞蛋裡挑骨頭,硬說這裡的「則」是「賊」的意思,是在罵他當過賊。有一個賀表頌揚他:「天下有道,望拜青門。」他硬說,「有道」是 「有盜」,罵他是強盜。「青門」是「寺廟」,譏他為和尚。有一個賀表稱「遙望帝扉」,他又看出了話外之音,說「帝扉」就是「帝非」之意。最典型的是,有一個賀表頌揚道:「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富於聯想的朱元璋,聽罷雷霆大怒,斥道:「這個腐儒竟敢如此侮辱我!」他認為,「生」者,「僧」也,罵他當過和尚;「光」者,禿也,說他是禿子;「則」者,賊也,罵他作過賊。他下令,對以上進表者一律處死。
魯迅筆下的阿Q就是這樣的:「[ 阿Q]本來幾乎是一個『完人』了,但可惜他體質上還有一些缺點。最惱人的是在他頭皮上,頗有幾處不知起於何時的癩瘡疤。這雖然也在他身上,而看阿Q的意思,倒也似乎以為不足貴的,因為他諱說『癩』以及一切近於『賴』的音,後來推而廣之,『光』也諱,『亮』也諱,再後來,連『燈』、『燭』都諱了。」
魯迅的諷刺挖苦,可謂入木三分。其靈感也許來源於朱元璋的文字獄。但其所諷刺的現象則決不止朱元璋個人。護短,對一個人來說,只是一個人的缺點;護短,如對一個民族來說,則是一個民族的毒瘤。
其實,論起文字獄,最富創造性的還是康熙帝的孫子乾隆帝。《清代文字獄檔》中所記載的乾隆六年至五十二年的大小文字獄有60餘件,遠遠超過了他的祖父與父親。有一案該檔未載,即「偽孫嘉淦奏稿案」。該案緝捕達1000人以上,受處分的督撫大員就有10多人。
而康熙帝只處理了2起文字獄案。最典型的是對《南山集》案的處理。翰林院編修戴名世私下編撰了有關明末清初的歷史著作《南明集》,大膽用了南明永曆的年號,這觸犯了清朝的大忌。這是反叛清朝的鐵證。事發後,刑部提出要株連九族。康熙帝十分冷靜,他認為應從大局出發,處理過重,不利於團結。因此,只殺了戴名世一人,其餘原定處死的100來人改為流放寧古塔,一共處分了300多人。以後又起用了為《南山集》作序的古文家方苞,並任命他為武英殿總裁。
康熙一朝,對士子是尊重的,也是重用的。這和康熙帝熟讀儒家經典、深得儒家精髓,是緊密相關的。他對儒士文人是真正的重視,誠心的尊重,不是虛掛在口頭上,而是落實在行動上。在他執政的62年間,知識份子比較平靜,沒被折騰。
- 關鍵字搜索:
-
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