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如何過年
新年頒賜「福」清代宮中習俗,每當新年之際,皇帝總要在內廷御筆書寫若干「福」字。所寫出的第一個「福」字,一般是懸掛在乾清宮正殿,另有一些張貼於宮苑各處,更多的則是頒賜在京九卿朝臣和地方封疆大吏,以此聯絡君臣感情。
追溯起來,清代皇帝御賜「福」字,應該說是從康熙開始的。後世皇帝紛紛效仿,敬循家法,歲歲遵行。皇家認為,十二月是進入年終的月份,在這歲末時節,人們祈望吉祥,驅避邪魔,以圖本年得到一個圓滿的終結,並滿懷欣喜地恭候迎接新的一年。因此,雍正說:「年來冬月封印以後,政務略有餘閑,朕手書『福』字,賜內外大臣。」
雍正及其後各位清帝每年御書第一份「福」宇,必敬用康熙珍用的那只筆,這隻毛筆筆管髹漆,色黝,字填以金,上鐫「賜福蒼生」正楷四字,被認為是「吉祥法物」宜於賜福。御書「福」字用的紙箋,多是絲絹制做,以丹砂為底色,上繪金雲龍紋。
向京城內的王公大臣賞賜「福」字,一般是在十二月二十日之後。御賜「福」字的儀式,在乾清宮或重華宮舉行。屆時,受賜官員依次跪於案前,仰瞻天子御書「福」字,叩首謝恩。接著,兩名太監面對面地恭持「福」字箋慢步而出,受賜者再在「福」字下面叩謝,寓意滿身都是「福」,禮畢,再恭捧「福」字退下。大致說來,在京朝臣每年大約有10人左右受賜「福」字。各省將軍、總督、巡撫等大員接受御賜「福」字,多由受賜官員的家人或屬官,在赴京呈遞奏折時順便領回。如雍正元年(1723)臘月間,河南巡撫石文焯派家人進京遞送折子,「仰蒙聖主賞賜御書『福』字朱箋一方」,於年前帶回衙署。雍正二年(1724)正月十五那天,湖廣總督楊宗仁的進折家人「敬捧皇上欽賜『福』字回楚」,為這位總督大人元
宵節帶來了最佳禮物。作為封疆大吏,凡有欽賜「福」字,均「率文武各官,出郊跪迎,至署恭設香案,望闕叩頭謝恩。」然後,再專門寫一道奏折謝恩,對皇上的「隆恩」和「垂念」感激一番。清帝每年向外省官員賞賜「福」字有多少?筆者統計了雍正二年(1724)春節前後賜「福」檔案,共有14份。
天子賜「福」,百官自當引為殊榮,無不視為至寶,精心保管。雍正元年(1723)臘月,河南巡撫石文焯收到恩賞「福」字,「敬謹裝潢,高懸正中,朝夕瞻仰,如覲天顏。」並表示要「傳之子子孫孫,奉為世寶。」雍正四年(1726)正月.山東巡撫陳世倌捧到御賜「福」字,「敬選良工,鉤摹制匾」,敬懸於衙署中堂。
個別寵臣還有幸連年得到皇上的「福」字。兩廣總督孔毓王旬是孔子的後裔,他於雍正四年(1726)正月二十日捧到一幅御書「福」字,在謝恩折上他寫道:「臣開卷跪閱,筆力堅勁,較上年所賜『福』字尤見精彩。」又說,「皇上頒賜『福』宇,不特臣一身一家受福,即兩省文武兵民無不共蒙聖上之福庇。」雍正批復:「此一字,原與諸臣天下臣民共之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乾隆朝在任31年的尚書王際華,曾有幸得到皇上賞賜「福」字24張,他不但裝裱懸掛在堂屋內,而且還自詡此屋為「二十四福堂」,其光宗耀祖自不待言了。
皇上在向臣工恩賜御書「福」字的同時,有時也順便賞發一些其它物品。以雍正朝為例,雍正二年(1724)大年初一,管理黃河河道的河南副總河嵇曾筠在中牟工所接到皇上新年賜品,除一幅御書「福」字外,還有克食、全羊等物。雍正四年(1726)正月十四日,署浙江巡撫傅敏收到御書「福」字一幅,另有湯羊一隻。雍正五年(1727)十二月二十二日,河南總督田文鏡收到御書金龍朱箋大「福」字一幅,此外還有大小荷包3個,紫毫貂皮20張,朝衣、蟒袍各1件,以及廣橙、哈密瓜等大批物品。
除「福」字外,清朝皇帝還常常寫些其它賀年吉言賜給臣工。雍正九年(1731)二月初四日,福建總督劉世明收到一幅御筆大字:「新年大禧」。嘉慶時曾寫「壽」字賞給年邁近臣。道光賞賜「龍」字也是常事。
從現存雍正朝檔案看,幾乎每年春節前後臣工奏謝恩賜「福」字的奏折都是接連不斷,說明雍正是年年賜「福」的。
乾清宮家宴
清帝及其愛新覺羅家族在節慶之日於乾清宮舉行的闔家盛宴。清制,凡遇皇帝萬壽、元旦、除夕及諸令節,帝、後、妃、皇子、皇孫以及王公們闔家在乾清宮舉行盛宴。如:除夕宴每年於十二月二十四日,即在乾清宮丹陛上左右安設兩座萬壽天燈,丹陛下安設兩座天燈。自此日起,每天晚上點燈。其萬壽燈自樹桿之後,左右各懸萬壽寶聯16幅。每幅兩面都繡金字聯句。至除夕,於皇帝升保和殿筵宴時,總管內務府大臣率員役由干清門進,換聯安燈,並安設兩廊暨甬道石欄上燈。上燈時於丹陛上排立行禮。奏樂「火樹星橋之章」。除夕宴由皇后等陪宴。元旦宴由王子、阿哥陪宴。先期由宮殿監奏聞,得到皇帝批示後,交所司準備。宴會之期,於乾清宮檐設中和韶樂下,於干清門內設丹陛大樂,於交泰殿檐下設中和韶樂,於乾清宮後檐下設丹陛大樂。承應宴戲人等集於宮內聽候傳諭。尚膳備饌,尚茶備茶,宮殿監率所司設宴桌於寶座前,設皇后寶座筵席於御座東,西南向稍後。左右設皇貴妃、貴妃、妃、嬪筵席,東西向,俱北上。是日,宮殿監將皇后儀仗由干清門兩旁門,引至交泰殿左右陳設。引王妃、公主、格格、命婦由蒼震門入,在交泰殿外丹陛下排立。宮殿監奏請皇后率皇貴妃、貴妃、妃、嬪等位具禮服,會集乾清宮東西暖閣,候皇上還宮時起祝。乃奏請皇帝入宴,中和韶樂作。樂止,皇后以下各於位次行一拜禮,丹陛大樂作。禮畢,樂止。皇后以下各入座進饌。丹陛清樂作,樂止,承應宴戲。進果,檐下清樂作,樂止;進酒,丹陛清樂作,奏《玉殿雲開之章》。皇帝進酒時,皇后以下各出座,跪,行一拜禮。樂止,仍各入座。承應宴戲畢,皇后以下出座謝宴,行二肅一跪一拜禮,丹陛大樂作,禮畢,樂止。宮殿監奏「宴畢」,皇帝起座還便殿,中和韶樂作。樂止,宮殿監奏請皇后以下各還本宮。再,每逢萬壽聖節時,內務府都進食物九龍盒。「九龍盒」又稱「九九盒」,即九九八十一盒食品。有萬字餅、壽字酥、福字餅、祿字酥、吉祥餅、如意酥、福壽餅、鶴年酥、長春餅、百花酥、三桃餅、松仁酥、七星餅、花桃酥、松壽餅、蘋果、百合、鴨梨、廣橙、蜜餞桃脯、蜜餞杏脯、蜜餞果脯、蜜餞雜脯、熏豬、熏雞、熏鴨、燻肉,計27種,每種3盒,共81盒。九九盒的喻意在於九字是數目字當中最大的,古人云:「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臣僕們以最大的數字向皇帝進呈食品,以表示祈祝皇帝萬壽無疆,永久統治。此外,每年中秋節家宴時,內務府備用瓜餅。從上述家宴情況看。家宴環境雖然也表現出封建禮儀制度,但總體上與國宴比較,則表現得較為隨便。康熙帝曾於乾清宮行宴作詩描述了皇帝與后妃們一起在佳節之時,歡聚一堂,喜慶節日的情景,並寫出宴飲時,氣氛和諧,情緒熱烈的心情。詩中寫到;「今夕丹帷宴,聯翩集懿親。傳柑宜令節,行葦樂芳春。香泛紅螺重,光搖絛蠟新。不須歌湛露,明月足留人。」清代養生學家張英在總結養生之道對飲食環境的要求時寫到:「冬則溫密之室,焚名香,燃獸炭;春則柳堂花榭;夏則臨水、臨竹,或蔭喬林之陰,或坐片石之上;秋則暗窗高閣;皆所順四時之序,又必遠塵埃,避風日,帘幕當施,則圍坐斗室;軒窗當啟,則遠見林壑,斯餐香飲翠,可以助五藜藿雞黍之趣。故曰:食豈易言哉!」可見養生學家追求天工美景的宴飲環境,更富有詩情畫意,力求自然美與宴飲活動的和諧。
太和殿國宴
清代,國家於慶典之日舉行的規模最大的宴會,即於太和殿舉行。清制,每年於元旦日,都要在太和殿舉行盛大的國宴,招待各少數民族王公及外國使節,以慶賀新年的開始。太和殿正中懸掛有御題匾額「建極綏猷」,兩邊對聯是「帝命式於九圍,茲惟艱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求厥寧。」這種宴會是出於政治及禮儀的需要。出於禮節,皇帝一般親臨宴會卻不進食。大宴於午正時舉行,而皇帝正餐用於辰刻、晚膳於未時。太和殿筵宴的佈置有一定規定。按照規制,宴會之日五鼓,鑾儀便率官校至殿前,於丹墀內設皇帝的法駕鹵簿。兩翼鹵簿之外,各設八個藍布幕棚,棚下設三品以下文武官員的宴桌,外國使臣的宴桌在西班之末。樂部率和聲署於太和門內檐下,東西兩側設丹陛大樂,儀制司郎中奉在京王公百官賀表入殿內陳左楹表案,內閣中書奉筆硯陳右楹案上。光祿寺於殿內寶座前設皇帝御宴桌張,殿內再設前引大臣、後扈大臣、豹尾班侍衛、起居注官、內外王公、額駙以及文武大臣和蒙古臺吉及各民族的伯克等人的宴桌共105張。其次,太和殿前檐下的東西兩側,陳設中和韶樂和理藩院尚書、侍郎及都察院左都御史等人的宴桌。太和殿前丹陛上的御道正中,南向張一黃幕,內設反坫,反坫內預備大銅火盆兩個,上放大鐵鍋兩口,一口準備盛肉,另一口裝水備溫酒。丹陛上設宴桌43張,在這裡入宴的是二品以上的世爵、侍衛大臣、內務府大臣及喜起舞、慶隆舞的大臣等。干清門外由領侍衛內大臣兩人率領豹尾班執槍,侍衛、佩刀侍衛各10人立於門外。禮部堂官兩人立於干清門階下,前引大臣10人立於太和殿後階下等候。太和殿大宴原設宴桌210席,用羊百隻、酒百瓶。乾隆四十五年(1780)規定,減去19席,並減去羊18只、酒18瓶。嘉慶、道光以後又有所增減,筵宴中皇帝所用御桌由內務府恭備,其它宴桌由大臣們按規定恭進,如若不敷,再由光祿寺負責增備。按規定。親王每人進8桌(其中大席1桌:銀盤碗45件、盛羊肉大銀方1件。盛鹽銀碟1件;隨席7桌:每桌銅盤碗45件、大銅方1件、小鋼碟1件)羊3只,酒3瓶(每瓶10斤);郡王每位進5桌。其中大席1桌,隨席4桌,每桌等級均與親王同,羊、酒數也同親王;貝勒每位進3桌,羊2只,酒2瓶;貝子每人進2桌,羊、酒數同貝勒;入八分公每人進1桌,羊1只,酒1瓶,貝勒以下進宴席的器物,均與親王、郡王隨席同。所進器物都用紅布遮蓋;羊都是蒙古大羊。宴會之前,先行文宗人府,報明大臣名銜、應進桌張以及羊、酒數目,宗人府匯總送禮部查核後,奏明皇帝閱覽。太和殿國宴的環境,目的強調皇帝至高無上的威嚴,其宴間的各種制度,處處顯示等級差別,宴會氣氛體現出國家繁榮昌盛的景觀。
- 關鍵字搜索: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