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的意見值得一聽

近來網上對海歸微詞頗多,說他們回中國比外國人還挑剔之類云云,大抵是說海歸假充洋鬼子擺譜,對同胞指手畫腳而已。當然了,有些海歸沒什麼才能,卻又希望表現得自己是國外來的,與眾不同,所以到國內就橫挑鼻子豎挑眼的,這樣的海歸確實令人討厭。但是,反過來說,有很多海外人士回到國內後,對國內一些現象看不慣,提點意見,措詞激烈些,我以為卻是合理的。而國內的朋友大可不必認為這些言論也有矯揉造作之嫌,如果大家能拿出點虛心接受的勇氣來理解和分析這些言論,卻是對我們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本人不是海龜,也沒想海歸,但回鄉探親常有,與親人朋友言談間也會說起一些國外的見聞,並有意識無意識地與國內的情況進行比較。有些實例可以探討。比方說吧,現在國內流行買車,我的家鄉每月新增加私家車一萬輛,同學朋友都已逐漸成為轎車一族,有車的朋友總是頗為得意地謙虛一番:「我們這裡現在也和你們國外一樣開車上班啦,不過國外開車爽點吧?」言下之意當然是,國外有的我們也有了不稀奇啦。而我每每總是實話實說:「我覺得國內發展汽車對大家都不好,污染很大,交通狀況也惡化,其實買了車效率不見得提高,城市基礎設施也不適應大批量發展轎車,我倒覺得發展公共交通才是明智之舉。國外人口少,城市地域寬廣,有車實在是生活購物之必需,代步而已,並不是什麼身份的象徵,相反在市中心商業區工作的白領人士,由於交通和停泊的不便,很多人還寧願藉助公共交通上下班,而汽車只作為休息時購物之用。」當然我這樣的言論對買車正熱的國內朋友們不是很受用,很多人會覺得「你能有車我為什麼不能有車,你們在國外的嫉妒我們在國內過好日子心理不平衡吧。」我敢說有這樣想法的人不
在少數。

  另外一個事例就是國內的朋友親人,包括我父母,總是覺得現在城市改造,市容變化很大,為此很驕傲。我的家鄉是一個歷史風景名城,出國這些年來,市容改造是很厲害的,有些古蹟已經逐漸破壞,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所謂的仿古建築的假文物,傳統的園林式公園和民國建築,以及有江南風格的小街小巷木屋都被一一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和仿造國外的大草坪式的公園。風景旅遊城市日益失去她獨特的風格。對於這些,我也無法苟同國內親人朋友的意見。國外的公園模式並不是最可取的,中國有很傳統很精緻的園林,為什麼不把它保留下來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呢?我們要做的其實不是把我們的城市越來越缺乏特色,而且越來越髒(因為搞基建)。而是要把它搞得越來越有特色,越來越乾淨,這就需要把原來好的都保留下來,原來不夠好的,如危房破屋等,妥善修繕保留其原來面貌就可以。發達國家的老城市,總是保留著許許多多老的建築,並沒有看上去很醜陋,相反因為城市空氣污染少,老的建築很多也很乾淨,很美觀。相反,國內的城市一天到晚搞基建,空氣裡面有大量的粉塵,新的建築也很快舊了。我國內的家2000年父母親新搬進去,現在外面看那幢房子已經很舊很髒了。而我在國外現在住的房子,到手的時候已經有40年歷史了,還是很結實,外觀老一點,但一點也不覺得它很舊,裡面的設施也很完善,連冰箱的位置和洗衣房都很合理。所以每每有朋友說現在家鄉變化如何如何時,我總會潑冷水,在我看來這種變化是對文化和環境的破壞,除了能讓一方的貪官撈政績的同時大把撈錢外,我看不出對國家對人民有一點點的好處。

  說到建築也是個問題,其實不光是建築,我們國家所有的工藝都可以成為我批評的對象。我看過一個外國人拍攝的介紹長城的記錄片,裡面用無不欽佩和讚嘆的口吻讚揚了中國長城的偉大,其中對長城的建築力學的天才創意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尤其是明長城,它的堅固性和構造的科學性可以與任何一個建築大師和材料力學專家的設計相比美,而這些創意,在那個時代,是我們千萬祖先勞動與智慧的結晶。可是為什麼數百年以後,我們的工藝和產品質量反而不如前人呢?建築質量的粗糙和敷衍自不必說,就說馬路上的人行道吧。國外的人行道用石板或質量很好的打磨磚砌成,十分堅固,一條路造好,人行道幾十年都是一樣的,連裂縫都很到。而國內,我看到的就是我家鄉吧,主要商業街的人行道鋪磚兩三年就坑坑窪窪了,我們難道連一塊水泥鋪路石都造不結實嗎?那還有什麼臉面去見幾百年前修筑長城的祖先?在國外,中國製造的產品已經佔領了很大的市場,大型的超市都把訂單發到中國,因為中國製造的產品確實廉價,這和中國廉價的勞動力有關。然而從每個品種的來看,高檔次的產品還是沒有中國的份,同樣是瓷器,中國生產的瓷器,很便宜的價格就可以買一套,而這樣的價格買英國產的維多利亞式瓷器只能買一隻小杓子。但是即使是那一隻小杓子,你只能讚嘆它做工確實精美,而相比之下,中國產的瓷器雖然也不差,但無論從工藝水平還是設計的精巧程度來講都相去甚遠。而為什麼我要舉瓷器呢,因為瓷器就是china,是中國的一個象徵,一個稱為China的國家生產不出世界一流的china,那簡直是一種恥辱。而我現在覺得我的同胞們似乎樂意在這樣一種廉價而質低的境界徘徊,沒有想要精益求精的意識。中國是個物質資源稀缺的國家,而每年用自己龐大的物質資源去生產出大量邊際效益極低的產品,而同時以犧牲產業工人的福利為代價去佔領世界市場,這樣的製造業大國的頭銜,不知道應該是驕傲呢,還是痛心。

  有一種觀點要糾正一下,那就是說海歸比外國人更挑剔,事實上這是好事。外國人到中國來,中國的一切對他來說都是新的,在他概念中什麼是好什麼不好很模糊,他看不慣的他只能認為奇怪,而絕對不會指摘,因為這不是他文化背景中能夠評判的事情,他也沒有義務來做中國人的顧問。而海龜是在中國長大的,他能夠判斷什麼是國外可取而為我們中國人所用的,所以海龜的眼睛往往要尖一點,也會挑剔一點,但是大多數人絕對是站在怒其不爭的立場上評判中國的一些現象的,所以本意也是為了自己的祖國好。我們國內一直以來要和國際接軌,什麼都要和國際接軌,而當真正有人善意地來指出有些做法其實和國際接軌是南轅北轍的時候,那些叫嚷著要和國際接軌的國內的精英人士卻跳出來說是提意見的人在故弄玄虛,不屑一顧,甚至惡言相向,這種葉公好龍的心態不能不說是國內很多人,特別是一些所謂的小資的一個普遍的心理現象。所以我在這裡站在一個海外人的立場上看看海龜們過於挑剔的現象,希望大家能把海龜的很多好的意見形成一種社會輿論,讓中國的現代化過程少走彎路,也覺得海龜和其他海外中國人其實還是應該做一個橋樑,把中國人對於世界視野放得更開闊,東西方在交流中的誤解變得更少。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