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從市民無償獻血中年獲利6千多萬

近日,有關部門對北京採供血機構調查的資料透析:北京採供血機構從市民無償獻血中年獲利6千多萬。

據華夏經緯網15日報導,北京血液中心及其它10幾家採供血單位將市民無償捐獻的血,以超成本的兩種不同價格供給病患,年獲利上千萬。

據調查瞭解到,1998年中國頒布《獻血法》,法律規定了無償獻血。然而北京市供血單位一直以兩種不同的,高於成本幾倍的價格供應。有關部門規定,每200 毫升血價格是183元,各地的浮動價格不得超過20%。北京的價格分別是320元和255元;一位醫務人員介紹說,北京現行的兩種血價,一種是「議價」,是指北京市血液中心向醫院臨床的供血價格;一種是「平價」,是指除該中心以外的11家採供血機構的供血價格。一家醫院輸血科的李主任說:「在獻血法頒布之前,義務獻血人每獻血200毫升鮮血可得到由採血單位支付的90元營養費,這筆用是包含在規定的血價格中的。《獻血法》出臺後,國家法律規定了無償獻血, 90元的營養費就不存在了,血價理應下調從中扣除所含營養費,然而北京上層有關管理機構收繳了這筆營養費。由此可見,每200毫升血槳實際成本價格爲93 元。」北大醫院輸血科主任柴慶義舉例說:「以200毫升的全血爲例,血液中心以外供給的是255元,血液中心供給的是320元,兩者差價65元;而對於目前臨床使用率在99%以上的成分血價更高,每200毫升懸浮紅細胞差價爲113元、洗滌紅細胞差價爲132元,那麼與實際成本93元的差價分別是162元和227元。涉及的全血、血槳、紅細胞等16種臨床用血液製品中其價差均高出幾倍。

據有關部門統計資料顯示:北京市每年採供血量約60多噸,實際成本核計爲2790萬元,市血液中心佔70%(議價),約42噸,每200毫升320元,計爲6720萬元;其他11家供血單位佔30%(平價),約18噸,每200毫升255元,計爲2295萬元。兩方供獲利6225萬元,其中上層管理機構獲利2700萬元。

目前,用血者對所輸血液的實際成本與其支付的用血費用及營養費的上交的內情是無法知曉的,但對一樣血卻有兩種價格提出質疑:「同樣的血憑什麼兩樣?」「血是市民無償捐獻的,採血機構支付的血液的採集、檢驗、分離、製備等環節所需費用才是成本。同樣成本,賣價卻有高有低。差價無疑就是純利潤」。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