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憑什麼對臺灣開戰?

三十年前,毛澤東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中美的實質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臺灣問題。今天這個問題依然嚴重存在,中美如果不幸開戰,那一定是因為臺灣問題。在可預見的將來,臺灣問題不會因為中國的民主、制度、經濟發展而消失,臺灣也不太可能因大陸未來的強大而自動和平回歸中國。
  
中國政府過去20年對全局的把握是可以拿高分的,至於細節學者們當然有檢討的餘地。現在有相當多的中國人急著找機會武力攻臺,給中國政府施加壓力而添亂。在現階段這樣的人多了,是極其危險的。大陸武力攻臺與其說是大陸與臺灣之間的戰爭,倒不如說是中國與美國之間的戰爭,因為美國才是中國的真正對手而不是臺灣。說得好聽一點,中國的韜光養晦政策並沒有過時。說得難聽一點,中國無力面對美國而攻佔臺灣。
  
  本文試圖從九個方面提出問題:中國是否有與美國攤牌的準備和能力。
  
  1〕。 美國是否願意與中國開戰
  
  美國一脈相承古羅馬帝國作風:我不在乎別人恨我,我只要他們怕我(凱瑟大帝語)。儘管很多國家對美國的所作所為不滿,當今的國際局勢對美國仍十分有利。它玩弄國際政治和金融貿易遊戲規則於股掌之中,以霸者之氣俯瞰世界,擁有著眾多聽話的和當差的國家。雖對中國不滿,但它清楚得很,中國已不教條:除了臺灣問題,中國都有商量的餘地。在正常情況下,它並不願意與中國開戰。有些中方學者認為:美國有意誘使中國在國力尚不強大時與美國開戰。筆者並不以為然。
  
  美國的民間和官方言辭中出現得最多的,大概是『美國利益』這幾個字:它包括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如果既符合政治利益又符合經濟利益,美國幾乎會毫不猶豫地直接發動戰爭或間接地捲入戰爭,道德、國際法、條約等是束縛不了美國的。如果只有其中的一種利益或二種利益都較小,它是否捲入戰爭與決策者的政治理念和治國方針有關。即使捲入,它仍可視代價的大小決定是否繼續玩下去。以美國的綜合國力和軍力,即使在局部戰爭中敗了,它仍可以當它的國際霸主(看看大家引以為傲的唐朝,在敗於高麗,數度敗於吐鄱後,霸主不是仍做了很久嗎?)。大陸如進攻臺灣,美國的兩種利益都會直接受損,只要美國認為戰爭的代價可以預見,它都要冒個險,它幾乎不可能座視不理,除非中美的國力調了個。
  
  美國在台海戰爭中的政治利益比較複雜,一般的美國人根本看不清楚。但經過美國和西方的主流媒體充當政治法官宣染後,幾乎可以肯定,大部分美國人會跟著媒體走,西方人也會跟著美國人走,而戰時的主流媒體總是跟政府高度一致的。如果有人對此懷疑,只要看一看美國主流媒體在歷次中東戰爭、科索沃戰爭、第一次和第二次海灣戰爭的片面和不公正報導後,美國老百姓對戰爭的認同性的轉變,就清楚知道美國政府和媒體演的雙簧戲了。美國的媒體在越戰中給政府添了大亂,美國政府自此之後對媒體嚴加管束,媒體竟然也聽話了,知道國家利益的重要而加以合作。
  
  美國在東亞的經濟利益是顯而易見的。它主要有兩方面的經濟利益,一是它在東亞地區的投資和經貿,二是在東亞地區所持的美國債券比重很高。美國在東亞的投資和經貿之重,讀者明白,毋須筆者多言。美國在東亞的債券(即外匯儲備)情景更是獨特:日本所持的美元債券量是世界第一、中國第二、臺灣第三、南韓第四、香港第五、新加坡第七、美國自己竟然是第八。頭五名全在東亞,共計11750億美元,是美國自己所持的15 倍,也就是說美元的穩定有賴於這東亞五分子的共同努力。這五個國家或地區全在台海戰區1000公里的半徑內。戰爭必然影響整個東亞的經濟的發展。也可能導致這些地區拋售美元而導致美國利益受損,這與大眾同時拋售股票而導致股票市場崩潰有些類似,但不完全相同,美國一定會不惜以各種途徑加以阻止,包括武力。
  
  美國在國際上成功的商業經貿活動和強勢美元,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美國的軍力和政治影響力。美元實際上是被過分抬高有如股票被抬高一樣,這種抬高都靠信心的支持,美元對其它貨幣的高匯率使美國可以便宜地購買其它國家的產品、企業,進而進行國際壟斷。老實講,美國已經得到了絕大部分它想要得到的,它並不想大戰,它只想用敲山震虎來維持它的軍事和政治影響力。大陸如進攻臺灣必然會被美國人、參眾兩院認為是中國對美國國力和軍力的直接挑戰,頭號強國被人挑戰的滋味是既恨又愛,美國捲入台海戰爭比說服國會和老百姓不要捲入要容易得多、有理由得多。捲入台海戰爭後戰爭是否仍會限於台海,沒有人可以保證。戰爭要進行多久,沒有人可以預測。會不會爆發核大戰或世界大戰,要看難以預測的戰爭進程和隨機性。
  
  過去幾十年來,美國雖鼓勵縱容台獨勢力,但不願臺灣走得太遠和太快。主要原因正是:中國對台獨必打,一當開打美國必定捲入台海戰爭。因此,美國確會極力避免台海發生戰爭。對避免不了的戰爭,中國有打的決心,美國也沒有示弱的準備。
  
  這樣,台海戰爭不易打起來。如果不幸開打,對臺灣極可能是玉石俱焚,對中國會是傾國力而進行的全面戰爭,對美國是可進可退的局部戰爭。
  
  因此,維持現狀是美國、中國和臺灣的共識。美國並不願意與中國開戰。但不願意與中國開戰並不意味著它不會與中國開戰。如果中國不幸面對美國的海空軍,西方的經濟和外交圍困,中國準備好了嗎?
  
  如果開戰,美國不會如中國所願,將地面作戰部隊送到大陸與中國陸軍交戰,誰都知道那是愚蠢的。但沒有人能保證:美國不送地面作戰部隊到臺灣與有限的中國登陸部隊作戰。為這麼不,戰爭中見過美國講國際法、仁慈過嗎?如果是這樣,中國準備好了沒有?
  
  2〕。 登陸臺灣:中國準備好了嗎?
  
  二十年前,基於當時的國際形勢,鄧小平決定節約軍費用於經濟建設相當恰當。今天如果還有人相信靠一些和平的願望和表白、融入國際政治經濟社會、改進政治體制和民主制度,就可以避免與美國的軍事衝突,那他們的一廂情願必然會有所失望,因為示弱最能挑起美國的戰鬥慾望。在經濟力量日益強大時,加強軍力固然尚不能與美國軍力並駕齊驅,但極可能讓美國的決策者三思而後動,這樣反而可能讓美軍失去有利戰機,繼而可能避免與美國的軍事衝突。有些中國人跟著西方的媒體,斷章取義,將努力開發軍力與軍備競賽混淆。加強軍力乃國家之必須,它不等同於軍備競賽。孫子說:好戰者必然會失敗,忘戰者必然會危險。
  
  前已述及,美國不願意與中國開戰並不意味著它不會與中國開戰。如果中國因臺灣的獨立而攻臺,美國必然與中國開戰,如果有幸美國不捲入台海戰爭,大概只一種可能:中國的海空軍力量空前強大,陸軍在48或72小時內全殲臺灣守軍,造成對美軍的威懾而讓其不敢輕舉妄動。
  
  不少人中國人認為只要打一、二個導彈就可以讓臺灣股票崩潰、外資撤離,繼而臺灣與大陸談判,或靠打、封、登將臺灣逼到談判桌上。如果是這樣當然再好不過,中國真是撞到大運了。這樣的話平時拿台獨分子開蒜、損損他們當然可以,但讀者千萬不可以信以為真。我們可不可以將前面的中國換成美國、將臺灣換成中國,認為美國的幾十顆導彈就會造成外資撤離、中國經濟崩潰,而輕易擺平中國人呢。顯然,沒有太多的中國人會同意這種看法。同樣導彈發過去後,臺灣人和西方投資者都會期待美國的捲入而觀望。在過去的一百年中,中國有過傲人的戰鬥意志,但也有過薄弱的戰鬥意志。不要過分看低臺灣人的抵抗意志,如果到了今天還說台獨是一小綽臺灣人,那是自欺欺人。
  
  台海戰爭一但打響,中國軍隊只有登陸臺灣才可以保住臺灣領土的完整。否則中國必然永遠失去臺灣。有人說中國可以繼續以導彈打臺灣而讓臺灣付出代價,讓他們意識到台獨是沒有出路的。這是典型的一廂情願:只要大陸不能登陸臺灣,台獨就有出路。在古近代,當高麗、安南獨立後,中華帝國的軍隊進不去這些地區時,皇帝們或自派軍隊進行邊境騷擾、或派雇佣軍去騷擾,去破壞它們的經濟,出幾口惡氣。但有什麼用:朝鮮、越南不是照樣脫幅而去了嗎、不獨立得好好的嗎?若干年後,高麗、安南知道中華帝國惹不起,假裝請罪自己的不是,但開出妥協條件:懇請中華帝國開恩准予獨立,但承認中國是它們的保護國。皇上大臣們知道木已成舟,加上虛榮心和無奈之情,一陣議事後,面對現實低頭。誰能保證中國不登陸臺灣可以讓臺灣不步高麗和安南的後塵。
  
  所以,中國一但在台海開戰,務必全勝而登陸臺灣,否則擋不住臺灣的離去。
  
  要登陸臺灣,中國必須有相當的台海制空權,否則已登陸的部隊會有彈盡糧絕的危險。中國準備好了嗎?
  
  3〕。 軍火補給上的圍困:中國準備好了嗎?
  
  中國在台海一帶佈置了300枚左右的短程導彈。中國、臺灣、美國都大做文章,目的各有不同。中國做文章是為了告訴臺灣當局,大陸不惜動武。臺灣做文章是為了告訴老百姓,中共打壓我們,政府要化大錢買美國武器了。美國做文章是為了渲染中國的威脅,這樣可以先聲奪人造成賣武器的藉口。但三方都知道這點導彈就攻臺而言是遠遠不夠的:它只相當於科索沃戰爭中一天的投彈量,盟軍在科索沃戰爭中炸了78天才擺平了小小的南聯盟,南聯盟的實力與臺灣相比差得遠。
  
  筆者當然不知道中國到底有多少中、短程導彈,相信比300枚要多得多。老實講,儘管中國的工業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工業自動化程度依然薄弱,有些人對中國被冠以『世界工廠『輕浮得意得很,筆者見此,實在心情沈重。中國要造300枚導彈在和平時代大概至少需要一年,筆者錯了,請讀者指正。到了戰爭年代,美國歷來喜歡轟炸敵人的工業基地,遭到破壞後中國是否仍能生產300枚一年要靠運氣了,何況300枚能打幾天?朝鮮戰爭中中國的後方基地沒有遭到轟炸,要感謝美國對蘇聯的顧忌,對歐洲的戰略考恰D鞘敲攔(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freedom of speech1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