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早戀成風

上海市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市重點中學大約有10%左右的學生有「談戀愛」行為,而在一般中學和職業技術類學校中,這個數字甚至達到了50%。

  而根據另一項對上海市的5個區6所中學包括市重點、區重點和普通中學的調查發現,上海中學生戀愛已達相當大比例,佔學生總體的17.5%。在對中學生戀愛的態度上,無條件支持和略帶條件支持者高達34.2%,只比持否定態度者的比例略低。而對中學生早戀與學習的關係問題上,半數以上的中學生認為「很難說」,認為對學習成績「影響不大」、「沒影響」、「會促進學習」的選擇則高於認為會造成「成績會嚴重下降」者的比例。

  學校陷於兩難境地

  男女學生戀愛這個問題一直是學校德育工作一大難點。有著20年中學教學經驗的戴老師告訴記者,現在學校在處理這類問題時經常被陷於兩難的境地:如果放任自流,家長、社會會指責學校「不負責任」,但如果過分管理,學生又會認為老師侵犯了自己的權利。

  專家反對男女分班

  據瞭解,上海市第八中學曾經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男女同校但分班教學。該校在新入學的高一年級中選擇了4個班進行「構建按性別編班的辦學模式,促進男女學生和諧發展的研究」課題試驗,分為一個男班,一個女班,兩個混合班。但上海婚姻家庭研究會的專家指出,這種人為阻隔交往的方式可能會起到反作用,並不可取。

  管理的關鍵是引導

  「學校應對學生戀愛行為的尷尬,反映了學校教育中出現的功能缺失。『堵』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虹口區教育學院德育教研室的魏國玲研究員認為,事實上,中學生對異性產生感情是青春期性的成熟標誌之一,關鍵是怎樣引導。高中時期如果受的青春期教育不夠,將會對一生產生不良影響。有事實表明,單一性別學校出來的孩子,比較不容易和異性相處,甚至可能因過於單純而容易上當受騙。上海市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認為,對公開的親昵行為,學校完全可以管,要讓學生知道他們的行為是對別人權利的侵犯。

東方早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