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發現不明腸道感染病毒 新型病毒存活力極強

昨日,記者從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10月20日和21日,在越秀區和天河區的兩所小學校分別發現兩起腸道感染事件,前後總共有幾十名學生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經過治療已全部康復。目前,廣州尚未發現新發病例。據該中心的馬副主任介紹,這是迄今廣州發現的一種新型腸道感染病毒,具體為何種病毒尚待進一步檢測分析。

  據瞭解,首發病例為10月20日的下午2點,越秀區某小學南樓的六年級學生先發病,接著北樓的四五年級學生也出現同樣的症狀,90%的學生嘔吐並伴有發熱,這些孩子都在學校吃早餐和午餐。天河區某小學的發病時間為10月21日的中午1時,其中以四五六年級學生發病為多。據廣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馬林介紹,兩所小學總共發病人數高達幾十人之多。學校發現後,立即就把患者送往醫院治療,經過輸液解毒治療,短時間內學生們的病情立刻出現緩解,五六天後,全部康復出院。接報後,他們立即對學生接觸的用品和用具進行全面消毒和暴晒,同時要求學校飯堂停止供餐和停止供水,所有食品實行無害化處理,學生用水改用瓶裝水,到了10月24日,病情得到全面控制。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新發病例。

  新型病毒存活力極強

  「出現病例後,疾控中心總共採集了18名學生的糞便和血液進行化驗檢測,已確定為腸道病毒,但具體為何種病毒尚待進一步檢測。」馬林說,該病毒感染的發病規律為發病高峰期的前一兩天內,會出現散發病例,相隔一兩天後,又會出現新的高峰和零星病例,病程一般在2∼3天的時間。在採樣化驗中發現,患者的病毒抗源全部顯示為陰性,且存活能力極強,在60攝氏度的氣溫中尚有感染力,這是一種廣州從未發現的新型腸道感染病毒。根據資料顯示,美國近年也出現過該病毒,至於為何種病毒也尚未明確。

  馬林說,通過調查發現,在所有出現症狀的學生當中,其中80%為早期發現患者,後期發現只佔20%,這說明病毒主要是把食物和水作為載體進行傳播的,而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傳播為次要途徑。因此,防止病從口入是切斷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他建議,集體食堂禁止加工和出售涼拌食品,對食品的分切加工前要進行全面的消毒,若分切加工時間過長,應隔一段時間再進一次消毒。公用餐具及配備要做到一洗二刷三沖四消毒五保管,隔夜餐具要重新消毒。


大洋網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