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仁:《光明日報》刊登潘岳文章是一種潛在思潮的集中反映
10月29日,大陸著名的《光明日報》以整版篇幅刊登了此前已引起轟動的國家環境局副局長潘岳的長篇理論文章《環境文化與民族復興》。有分析家認為,這是「大陸新一輪思想大討論的前兆」。的確,一個是倍受關注的政改人物,一家是大陸理論界新動態的風暴眼。這兩項事物聚合到一起,又是在大陸改革進入攻堅階段之時,引起超常關注是必然的。
按大陸新聞出版的規格,一個副部級幹部的文章,按常理來說,《光明日報》這樣的中央大報,摘要刊登已是了不起的一件事了。全文發表的情況,一般而言只有兩種:
一種是中央高層有指示,按指示辦。另一種情況則是報社認為這篇文章的確很有水平,代表了一種重要的社會思潮傾向,或者說是一種社會潛在思想走勢的集中反映,具有相當的代表性,才由報社編輯委會員集體討論,對刊登和不刊登的後果進行分析,決定是否刊登,並可能就此事形成編輯委會員意見,以示集體負責,在必要時拿出來向中央作解釋和匯報。總之,大陸中央級大報全文發表任何一篇文章都非一般之舉,更別說是一個級別還不夠的副部級幹部的文章,更別說這個幹部是海內外超常關注的「政改標籤」(伊銘語)式人物了。
《光明日報》公開全文發表潘岳的文章,究竟屬於哪一種情況,尚不清楚。筆者的判斷是,中央高層有指示的可能性較低。因為以目前中央高層集體求穩的謹慎態度,高層若有指示,此篇文章肯定會先在高層中形成共識,而一旦這種共識形成,其結果可能不是在中央級媒體發表,穩妥的辦法是內部討論,並可能進一步提撥潘岳,這樣即不會形成過大的震動,也會及時吸收黨內思想的新成果,並最快地將之付諸實踐行為中。當然也不排除高層個別人有提示,比如負責意識形態的李長春,這個人來自改革開放的前沿廣東省,多年主抓意識形態工作,南方報業在其治下也是異常醒目。此人瞭解中國思想界的前沿動態,深曉大陸改革問題的關鍵。也可能會是其他的人,因為潘岳此人的出身很複雜,兼有太子黨和團派背景,即可能會在江胡權爭中因避嫌而被兩方冷落,也可能會在局面僵持時受到重用。但這些猜測都涉及重重內幕,也僅僅是猜測而已,不足為憑。故筆者以為,洞悉大陸思想脈搏的《光明日報》社出於新聞職業和精神內部決定刊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但不管是何種情況,都說明潘岳此文在大陸各層的震動都相當大。據新浪網的報導,潘岳講話當天,還有學界,文藝界,新聞出版界,經濟界和知名人士三百多人參加了討論,其中可能有九至十人做了重要的講話和評述,足見潘岳此文在大陸菁英階層引起的關注程度是何等巨大。
此前有文認為潘岳是大陸政壇的一個異類。筆者深以為然。由於出身所系,此人對維護中共統治有一種先天的自覺,這也是他何以敢屢次放言的心理基礎--心中無愧事,此情可問天。加之又曾在新聞出版界、國資系統、技術監督部門、研究領域呆過,深知大陸改革問題,中共命脈所在,本身理論功夫又了得,於是出於一種知識份子的良知,要為天下先。於是屢屢犯規。想來這個人在大陸也一定很痛苦,不說罷,如鯁在喉,說罷,又深陷是非,總之說不說都如在火上被烤一般。筆者是堅決不做此種人的。
總之,可以肯定的是,潘岳的文章代表了大陸一種相當重要的民間思想傾向,而《光明日報》的刊發,則說明這種傾向開始了一種難得的,至少是新聞媒體與民間的互動。也許,雖然潘岳的副部級不算什麼,但對《光明日報》來說,有這個副部級,總比一般的教授強,螞蟻擋大象,總比沒有強。從這個角度看,《光明日報》利用了潘岳也未可知。(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尹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