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紐約時報社論:胡溫外交的細微變化值得美國鼓勵

 2003-10-16 06:0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再過幾天,布希總統將飛赴亞洲訪問,展開一週外交活動,主要議題是反恐、北韓核武和貿易。布希亞洲行雖與多國有不同角度的磋商,但所有活動都在某種程度上與共產黨中國脫不開關係。

 左派報紙紐約時報十四日針對布希總統發表社論指出,中國近來有相當大的改變,今年最令人鼓舞的發展之一是以胡錦濤、溫家寶為首的新領袖更為細緻和建設性的外交風格。北京推動以明智態度解決北韓核子問題;對於南海一些小島的爭議,放棄威脅手段;協調鄰國擴展貿易和面對面對話;在香港群眾抗議之後,北京收回23條立法,皆展現了彈性。

胡錦濤和溫家寶仍然面對民族主義和共黨分子意識形態的挑戰,其中有些人與掌握大權的江澤民有聯繫。然而迄今為止,新領袖展現更大的彈性,經常採取更現實的國內政策和更負責的國際行為。

多年來,中國的領袖爭論究竟應依照十九世紀帝國主義方式或以更現代的、在一個開放和全球化世界展開經濟競爭,來展現其新興的權力。過去數月的發展顯示,胡錦濤似乎是在走後一種方向。

中國的得未必意味著美國的失。胡錦濤的更為負責的外交路線,值得美承認和鼓勵。

China's More Nuanced Diplomacy
http://www.nytimes.com/2003/10/14/opinion/14TUE1.html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