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北約"呼之欲出,中國將經受戰略大地震

今夏有報導稱印度正與美國討論建立"亞洲北約"之事。華盛頓可能還與其亞洲盟友-日本、澳大利亞和韓國就此事進行磋商。這顯然事關亞洲安全局勢變化,然而奇怪的是,媒體對此報導甚少。我們只能猜想"亞洲北約"的目的是打擊國際恐怖主義,但建立這種聯盟無疑將會導致許多棘手問題的產生。

  印度是美國的戰略夥伴,但決不是盟友。如果印度加入"亞洲北約",那就標誌著其長期以來所堅持的獨立和不結盟外交和國防政策出現重大變化。譬如,屆時美軍可以"反恐"為由使用印度軍事基地,甚至將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亞和斯里蘭卡的亭可馬里作為軍事基地。

  印度與美國正準備舉行更多聯合軍事演習-雙方高層接觸和戰略對話(包括導彈防禦問題的高級別討論)的一部分。同時,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美國同意向印度大量出口技術和武器,並同意以色列等第三國對印軍售,如費爾康雷達系統。此外,印度還想購買美以聯合研製的"箭"式導彈防禦系統及"青松"導彈偵察雷達系統。

  而且,種種跡象顯示美國將重新向東南亞(菲律賓和新加坡等)派遣永久性駐軍,這無疑會對東南亞的安全局勢產生影響。可以預見的是,美國將加強與"亞洲北約"未來成員國(印度、澳大利亞、新加坡和日本等)在導彈防禦問題上的討論,並由此制定各種聯合計畫。或者,印度、以色列和美國可能在導彈防禦問題上建立某種聯盟。

  "亞洲北約"將是一個怎樣的組織現在還不得而知。從邏輯上說其本質超出了"戰略夥伴"的範疇,但其目標仍模棱兩可:可能旨在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可能為了遏制中國,可能是美國為了加強其在東北亞、東南亞和南亞的軍事力量。

  對於美國來說,它明裡打的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恐怖份子,暗裡恐怕也少不了要"關照關照"巴基斯坦、伊朗和中國。對印度來說,巴基斯坦是伊斯蘭恐怖主義的代名詞。因此,印度會利用該組織作為向巴基斯坦施加更大壓力的工具,迫使它停止將恐怖份子派往控制線和印控克什米爾地區以及挑戰印度在南亞次大陸的霸主地位。

  "亞洲北約"還可能大大影響印度與伊朗的盟友關係。印度外交政策專家公開表示,這種聯盟有利於印度充當伊朗和美國之間的和事佬,可美國並不領情。很難說印度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是否會損害美國的利益。

  另一方面,華盛頓是否會認真考慮未來盟國的重要利益呢?例如,華盛頓和新德里之間的關係要想達到北約成員國之間那麼融洽並不容易,儘管兩國可謂志同道合。美國會否默許印度稱霸南亞及在從東南亞到中東範圍內發揮主導作用呢?美國海軍一直將稱霸海上作為其自始至終的使命和目標,印度的目的是否與之相衝突呢?

  這可能會導致印度制定出一種完全不同的國防和外交政策-在某種情況下可能與美國的利益(通過"亞洲北約"來影響美中關係)不一致。同時,華盛頓也許也不希望"亞洲北約"成為印度向巴基斯坦施加壓力的工具。

  另外,"亞洲北約"盟國要想發展成為正式盟國關係,那麼他們就必須在機制上效仿北約:享用同一防禦體系,共享情報以及進一步加強合作,而不僅僅是目前的軍售和技術轉讓。此外,盟國還必須在飛越領空、基地使用權和成員國軍事資源使用權的問題上達成協議。

  因此,在"亞洲北約"成立之前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當然,還不清楚該組織到底將是一個關係密切的聯盟還是一個鬆散的聯盟。無論怎樣,只有瞭解結盟協議中的內容(例如,在什麼情況下一方可以派兵保護另一方?),"亞洲北約"的性質才會大白於天下。

  美印聯盟及 "亞洲北約" 的建立將對亞洲及國際事務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只能根據目前的局勢做出推斷,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美國和亞洲安全結構將會發生重大變化。


(亞洲時報在線)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