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石油管線修建再起波折


南方網訊 據俄羅斯《生意人報》報導,俄政府最近作出決定,將優先鋪設安加爾斯克至納霍德卡的石油管線(安納線)。俄向中方要求推遲原定於8月25日舉行的兩國政府能源分委會會議。中俄雙方原已達成協議的安加爾斯克至大慶石油管線(安大線)陷入危局。

  《生意人報》指出,拒絕修建安大線顯得「非常奇怪」,因為安納線方案路線長,地質條件複雜,建設成本高,週期長,「有1000多公里是在地震危險地區鋪設。而且俄自然部的國家生態專家委員會7月27日已否決了安納線方案」。該報透露,早在8月18日普京總統與主管能源的俄副總理赫里斯堅科和「俄羅斯石油管道公司」總裁魏因斯托克會見時,就已提出改變安大線的問題。

  俄緣何要改變修建安大線的決定呢?俄方認為,中俄間自1994年以來簽署的有關安大線的各種文件只是石油管線項目的「預備工作,不是合同,所以不具備法律效力」,俄「不應為已經簽署的文件而束縛自己的手腳」,而且俄方沒有說明是鋪設安大線還是安納線?對管線走向擁有最後發言權的普京總統不久前表示,安納線和安大線各有優勢,但是最終選擇哪條管線,要在綜合研究後,從國家利益出發作出抉擇。

  日本政府和民間公司高度重視安納線,因為安大線將使中國獲得新的石油進口來源,不僅會推動中、俄兩國經濟發展,還將進一步鞏固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而且西伯利亞迄今探明的石油儲量不夠同時供應安大線和安納線,如果安大線先開工,就意味著安納線「無限期地推遲」。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經濟和戰略目標,日本以「不獲勝利,誓不罷休」的姿態,從政治、經濟、新聞媒體、民間等各個層面對俄發起強大攻勢,從而動搖了俄羅斯決策者修建安大線的決心。俄遠東地區的一些官員相信日本的承諾後,積極主張修建安納線,並聯名致信普京總統,為安納線遊說。濱海邊疆區行政長官達爾金8月13日說,俄日已經同意對建造安納線的問題進行可行性研究,爭取今年12月完成。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