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英:論人大制度改革之三——中國改革的革命性建議:全國人大的改革是決定性關鍵

【看中國報導專稿】眾所周知,中國現在存在著很多嚴重的問題,比如說,腐敗問題。中國的這些問題已經成為了中國興衰存亡的大問題。不解決這些問題,就只有衰,只有亡;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中國才有出路。而要解決中國的這些問題,只有一條路,就是進行改革。要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問題,就要從根本上進行改革。

中國共產黨整天都在講改革。因為不管是人民,還是共產黨自己,都明白:中國的各種制度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如果不講改革,就等於在講保護現行的各種制度,那肯定會遭到社會各方的反對,所以,共產黨不得不整天把改革掛在嘴邊,以表明自己願意改革,以表現自己一直在「進步」。這樣別人也就無話可說了。但實際上,共產黨是絕不願意進行改革的,因為共產黨是現存各種制度下的既得權力和利益者,他怎麼會願意做那些損害自己權力和利益的改革呢?所以,共產黨只是在「不得不」的時候,才做一些「小修小補」的改革。至於「大動干戈」的改革,那是絕不可能的,因為「穩定壓倒一切」嘛,這改革當然也應該被穩定「壓倒」了。況且,「大動干戈」的改革似乎還沒有到「不得不」的時候。在他看來,人民的權力和利益被踐踏的時候,沒有到「不得不」的時候;人民的生命被踐踏的時候,也沒有到「不得不」的時候;只有當他自己的權力和利益受到威脅的時候,那才是「不得不」的時候。所以,如果要讓共產黨進行「大動干戈」的改革,我們就必須要逼共產黨到「不得不」的時候,否則,改革是毫無希望的!

中國現在確實也進行了一些改革。但是,那些改革都是建立在不動搖現行專制政治體制基礎上的改良,它絕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問題。我認為,改革的根本是改革的理論和方法。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問題,就必須要從根本上解決改革的問題;而要從根本上解決改革的問題,就必須從根本上解決改革的理論和方法的問題。

改革的理論和方法,是改革的基礎,也是改革的推動力。好的改革理論和方法使改革走向成功,使國家走向興盛;壞的改革理論和方法使改革走向失敗,使國家走向衰亡。一個國家要進行改革,就要有好的改革理論和方法作為指導,就必然需要一個辨別和確定好的改革理論和方法的國家機關。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有很多次的改革,其中,包括著許多亡國後建國的改革,有許多成功的改革,也有許多失敗的改革。一般來說,亡國後建國的改革都能獲得成功,因為它沒有舊制度下既得權利的官員的存在。而其他成功的改革,則都是有一個強有力的皇帝的支持。宋朝的王安石變法、清朝的戊戌變法等這些則都是失敗的變法。一個國家要進行改革,就說明這個國家必然存在著問題,而一個封建專制國家要進行改革,就說明這個國家必然存在著巨大的問題。而且,封建改革的目的都是為了維護其封建專制統治,還需要得到很大的政治基礎的支持,所以,其所確定的改革理論和方法會更想到切合現實狀況的「實用性」,這使得其改革的理論和方法必然會很保守。因此,一般來說,失敗的改革之所以會失敗,不是因為國家沒有出現問題,改革不合時宜,也不是因為改革的理論和方法不正確,不切合實際,而是因為這些改革侵害了那些既得權利的官員的權力和利益,遭到了他們的反對,而這些人又決定了改革理論、方法的確定和改革的是否進行,以至最終造成了改革的廢止。美國從建國至今,歷經了兩百多年,其經濟繁榮,政治清明、穩定,國力強盛。在這兩百多年裡,美國也有許多改革,這些改革基本上都是成功的改革,而且,還都是穩定的改革,只有林肯的改革導致了美國內戰的爆發。然而,恰恰是美國內戰後,才是美國在世界上確立霸權地位的開始。美國的改革可以稱得上是大改革的只有林肯的改革和羅斯福的「新政」,其他的都是「不知不覺」的改革,甚至讓人不覺得、不認為那是改革。美國的改革之所以可以這麼成功,而且是讓人不知不覺的成功,就是因為美國國會的存在!美國的國家政策、國家改革理論和方法的確定、國家的改革與否都是由國會來決定的。而且,美國是「三權分立」的國家,國家政策的決定權和政策的執行權是屬於完全獨立的兩個不同國家機關,即使那些既得權利的官員反對改革,他們也無權左右改革理論、方法的確定和改革的是否進行。所以,美國國會可以為美國的改革確定出很好的改革理論和方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