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有感而發。我國科研經費目前每年已達上千億元,雖然無法和發達國家相比,甚
至無法和大的跨國公司相比,但數目已然非常可觀,歷年累計下來更是一個天文數字。如此巨大的投入,是否全都發揮了作用,一直有人表示質疑。
一位院士深有感觸地說:「最近我正在參與制定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有一件事情對我震動很大,那就是好幾位經濟學家預計到2020年我們還會主要靠引進。」「科技界可能認為自己做了不少事情,但幾個主流經濟學家都這樣認為,那就確需反思了。我們雜交水稻很厲害,中國人找石油也很厲害,但一回首信息產業領域就汗顏,微機自主的東西很少,Linux也是剛開始,手機上雖然有標準但困難也很大。」
一直以來,我國的科研多是先投入經費,然後再進行評估。鑑定會開了不少,有的說是國內領先,有的說是國際先進,而產生的作用,就很少有人監督了。
目前的科研投入機制儘管採取了公開招標等措施,但是改革仍然沒有完全到位。社科部門關於「863計畫」成果轉化的結論無疑是令人悲觀的,而有消息表明其轉化率也就在一兩成之間。國家的投入彷彿變成了風險投資,10個成功一兩個就行了,但兩者之間還是應該有所區別。
科研經費和其他公共財政投資一樣,花的是納稅人的錢。這筆錢究竟該怎麼花,除了讓專家、部門決定外,能否讓其他社會層面的人士參加,至少在知情、監督上起上一些作用呢?
業內人士多次表示,即使是科研領域的重大決策,也必須是政治家挂帥,因為專家大都有門戶之見和利益之爭,真正到決定大方向的時候很難把握全局。「如果都按專家的意見,當年『兩彈一星』都上不了!大決策應是政治家決策,專家決策只是一種參考。」
誰來為科研成果「買單」?走了幾十年,「買單者」仍然是每一個納稅人,仍然是政府的公共財政。這筆單怎麼買下去,將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也但願正在制定的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不再是簡單的分「蛋糕」,而會給我們帶來機制和體制上的轉變,因為只有這種轉變,才能真正使國家投入的每一塊錢,都能發揮出效益來。
正如一位「863」專家所說:國家科研計畫的希望絕對在市場機制上。企業做虧了就要破產,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在質量上不要說低一個等級,就是低10%,也不行,所以企業會拚命做。拿到一點錢,會非常珍惜。用納稅人的錢必須做這樣的事情,錢花下去對百姓有好處。要麼形成有效的產品,要麼形成國際競爭能力。是「學術成就」,就要能說出比別人「高」在哪裡。「國內第一」有什麼用?
最近有一個項目,計畫投資3億,獲得3億回報。這不是吃飽了撐的?還不如存在銀行裡生利息呢。
既是企業董事長又是中科院計算所所長的李國傑院士的話令人深思:現在一些專家院士都在強烈呼籲國家要增加科研投入。這只是一個方面,投入肯定應該增加,但是光增加投入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投入了以後怎麼讓它變成效益才是我們要考慮的關鍵問題。
為用好科研投入這筆巨資,於是有人獻計獻策:科研做完後進行評估,然後擇優投入,這就改變了目前先選擇單位然後投入,至於後果如何卻很難評判的程序。也有人建議,應該在程序上完善國家科研計畫的投入方法,就像院士公選一樣,將入選科研計畫的項目向全社會招標並公示,處理結果也需公示;從申請到監督,科研的整個過程都需要機制創新。
公共財政就應納入公共監督之下。科研投入是公共財政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不能例外。這樣,我國的科研投入才可能更加公平、高效。
中國青年報
- 關鍵字搜索:
- 科研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