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現通貨膨脹跡象

(美國之音記者陳蘇8月3日報導) 近來全球範圍的一個熱門話題是中國政府操縱貨幣,人為壓低人民幣幣值,向世界輸出通貨緊縮。可是中國國內最近卻出現了一系列通貨膨脹的跡象,促使人們對中國的貨幣政策展開一場新的辯論。

中國現在面對幾乎是來自全球的壓力,要求中國政府改變固定匯率政策。在2002年一整年裡,消費價格一直在下降,引發全球擔憂通貨緊縮成為中國最新、最危險的出口產品。然而中國目前面對的重大問題不是通貨緊縮,而是通貨膨脹。道瓊斯新聞社在一篇報導中指出,中國能否正常有序地調高物價,避免再現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通脹,是中國現在面對的挑戰。中國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在2003年的頭6個月裡每個月都在顯示通脹,6月份的消費者價格指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0.6%。

*中國央行行長:別讓通脹壓力形成資產泡沫*

中國央行對通脹問題表達了同樣的關注。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物價壓力正在增長,最近幾個月裡貨幣供給和借貸每個月增長20%以上。薩斯疫情對快速增長的經濟沒有起到預想的降溫作用。因此周小川提出要及時消除物價壓力,對可能出現的通脹盡早做出判斷,而不是等到通脹甚囂塵上時再忙於招架。他說,如果通脹壓力轉到資產,如房地產、股票和其他投資的價格上,形成資產泡沫的話,其時滯可能會更長,危害會更大。他認為,及時預防有效治理通貨膨脹,保持幣值穩定的關鍵是:中央銀行要增強貨幣政策和金融宏觀調控的前瞻性和科學性。

*人民幣幣值過低的害處*

《華爾街日報》指出,不少國家目前都在要求中國放棄固定匯率。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也警告說,中國貨幣幣值如果過低,就會使得中國的經濟出現過熱。如果兌換率仍然保持現有水平,在便宜的人民幣使得廉價的中國出口產品極具競爭力的同時,美元持續流入中國,中國央行調整貨幣政策的範圍將越來越窄。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