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為何在中國預攬頂尖高中生
英國劍橋大學將安生基金會合作首次在國內百名頂尖高中畢業生中錄取6名優秀的應屆高中畢業。直升劍橋大學工程類本科。據瞭解,此次選拔工作將不再限制省份或是學校,只要學生符合一定條件就能進入預選大名單。讀罷此條消息,著實令人心生疑惑:難道英國教育一直崇尚的「素質教育」出了什麼問題?竟跑到中國來「唯高分不取」的師道了?對於世界教育界的事情誰也說不清,倒是這些年來有關「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孰是孰非爭論異常的激烈,但誰也不好下結論。現在有一種趨勢,從事教育的人們開始反思其在20世紀,特別是近50年來出現的過分強調「生活的調整」的一種教育形態,使得美國在過分強調學生自主中滑向了狹義的素質教育的泥潭,學生們在過於寬鬆的環境中享受著素質教育帶來的快樂,卻放鬆了對學生應有的考核,連最起碼的能力考試也被視為「最高」的要求,使學生必修的課程也在素質教育中給抵消了,久而久之,「主次顛倒」的學習方法把輔助性的狹義的素質類課程當作主課來對待,很多學生選怎樣過單身漢生活、校外工作經驗等課程。進入上世紀80年代,美國人終於發現了素質教育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對現有素質教育改革的具體路數,就是嚴格重考測,重分數,並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應試和素質標準。建議學校、學院和大學對學業成績和品德採取更嚴格和可測度的標準。
與西方教育有著本質區別的中國教育也同樣出現了問題,應試教育已走向了極端,為了能夠讓學生爭取到高分,中小學生書包是愈來愈重,作業是愈來愈多,考試愈來愈頻繁,動手能力愈來愈差,思辨能力愈來愈弱。在考證之中,小學生整天圍著年終考試轉,中學生圍著「高考」轉,今年X+1,明年X+2,把個學校搞暈了,把個老師搞糊了,把個學生搞垮了,把個家庭搞慘了。就是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有的學校、教師將所謂的「差生」拒之門外,或「勸退」於考場之外,剝奪了他們就學、升學的機會和權利。面對學校、家庭、社會帶來的種種壓力,學生成了中國社會中「最艱苦奮鬥」的一代人,極端的應試教育不僅讓學生身心疲憊,而且給學生的身心造成了傷害,更阻礙了創新型人才的湧現,從而影響孩子們的一生。
面對素質教育的極端與應試教育的極端,最好的辦法是盡快地進行調整。調整是中國教育最重要的一環,既不要滑向極端的素質教育中去而延誤了自已的子弟,也不要全盤否定應試教育而使我們已形成的教育體系受到不應有的傷害。只有在現有教育基礎上,積極尋求中國特色的優質教育之路恐怕才是萬全之策。
海狼網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劍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