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香港ICU逾一成病人染致命惡菌

 2003-07-21 19:2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大紀元香港記者報導/香港一項調查發現,每10名送入公立醫院深切治療部(ICU)的病人,就有1.1人在醫院感染一種死亡率高達25%至40%的致命惡菌,出院後或將惡菌帶返社區,造成社區爆發。香港醫管局承認有關消息。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榮譽理事何柏良今年四月在醫學期刊發表調查,指1697名送入10家公立醫院ICU的病人,入院時的抗甲氧苯青黴素金黃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簡稱MRSA)帶菌率是12.1%,出院時帶菌率升至23.2%,意味有11.1%的病人,即約188人,由於送入ICU而成為MRSA帶菌者。該10家公立醫院包括一間大學的醫療中心。

多用抗生素增風險

研究總結,入住ICU在傳播MRSA方面,對病人構成顯著的風險,而有關風險與病人病情的嚴重程度、留醫的時間、用過多少種抗生素,以及是否曾放醫療儀器進入身體有很大的關係。

何柏良指出,在醫院經接觸感染MRSA,在香港的病人社群「很多」,若帶回社區,可引致爆發。

老人院是高危區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解釋,ICU的MRSA傳播率高,是由於較多使用抗生素,一般人帶菌未必會有事,但若帶菌者出院後將病菌帶回社區,而社區中有高危的病人,例如在老人院,可能會將惡菌傳播給院友,造成感染。

根據何柏良的研究調查,抽查3萬名曾入公立醫院的病人,結果顯示老人院的MRSA帶菌率最高,達6.8%,其次是醫護人員,有5.3%,而原本沒有帶菌但入住公立醫院後染菌的比例,則每1000人有4.5人。有些醫護人員自攜一瓶清潔消毒兩用免沖洗的殺菌啫喱,在出入ICU後,都會用來消毒。

MRSA抗藥性強

MRSA幾乎無藥可治,細菌入血後的死亡率高達25%至40%。MRSA是已經對甲氧苯青黴素具有抗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已成為困擾全球醫院的惡菌之一,原因是感染MRSA後,現時僅存一種抗生素「萬古黴素」(Vancomycin)可以治療患者,但副作用嚴重,病人常出現腎功能受損,而近年全球包括香港,均發現這種惡菌連對萬古黴素也出現抗藥性,令治療成為一大難題。雖然近兩年發現一種新藥「Linezolid」亦可治療MRSA,但使用超過兩週,會出現血小板減少的嚴重副作用,病人可能流血不止。

醫院管理局主席梁智鴻承認,SARS疫症爆發,全面反映醫院的傳染病控制不足,包括控制MRSA的感染,應該全力改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